非遗文献

  • 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生产性保护路径探索 ——以徐州“曹氏香包”为例

    作者: 刘彤瑶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路径 徐州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传统文化资源 传统文化传承 传统手工艺 生产性 香包

    描述: 生产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方式之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措施。生产性保护能够兼顾传统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与有效传承,与产业化项目创新开发、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在促进非遗合理、有序、规范和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塑造区域性、特色化知名文化品牌,促进区域非遗影响力的扩大和传播效应的增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本文以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徐州"曹氏香包"为例,立足实践,紧密结合区域非遗现状,探索徐州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相关对策和

  • 四季花开·左汉中艺术展

    作者: 张晓凌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几十年如一日 艺术展 左汉中 知识界 民间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今日,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然成为热词,在知识界,亦骎骎然跃升为显学。一时间,此地人声鼎沸,熙来攘往,一派学术之盛景。然而,回顾起来,几十年如一日深耕于斯,著述丰赡且拓殖出新绘画的艺术家能有几人?恕我孤陋寡闻,我所知者,唯左汉中一人而已。"四季花开——左汉中艺术展"集美术创作、民间研究、图书出版、非遗保护为一体,完整地架构出汉中

  • 基于口述史实践下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研究

    作者: 李秋生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口述历史 平台 非遗传承人 实践 保护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记忆”,在很多领域(如口头文学、表演艺术)由传承人以“口传心授”的形式代代传递延续。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最重要的就是对传承人的保护。非遗传承人群体中的每个人几乎都熟悉本行业的历史沿革及传统技艺是最适合做口述史的对象。保定市作为河北省非遗大市,把口述史理论与实践方法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领域,尤其是对非遗传承人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口述记录是非常适当和必要的。通过对非遗传承人口述史资料的发掘整理,使之成为在数字媒体时代推陈出新的基础平台以达到保护或者传播非遗文化的目的。

  • 英石碟景创作与中学美术教学相融合模式研究与实践*

    作者: 谭贵飞,刘音,陈绍涛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英石假山盆景 中学美术教学 碟景制作技艺 非遗传承

    描述: 广东英德英西中学结合中学美育教学,充分挖掘英石假山盆景的本土化特色与魅力,以“英石碟景”为主要研究方向、创作形式及教学手段,传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英石假山盆景制作技艺”。英西中学美术科英石碟景教研小组的教学过程包括山水审美的常识教学与训练、底图构思和设计、制作实践、交流与点评4个教学步骤。英石假山盆景制作技艺非遗传承的教研活动重在结合美育培养与技术实操两方面。

  • 当代『核舟记』

    作者: 王永强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一枚方寸大小的橄榄核,却能容纳气象万千,自成一番天地,建山设水,塑人造物,惟妙惟肖,好不壮观。 周建明,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光福核雕)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从事橄榄核雕创作四十余年,带徒授艺逾百人,参加国内外非遗传承活动及工艺美术展览近百次,为推动中国橄榄核雕技艺的传承、发展和振兴作出贡献。

  • 海南“黎锦经纬”十年记——织女,从一千到两万的传奇

    作者: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描述: 2019年12月初,海南省首届传统工艺高峰论坛暨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周年活动,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举行,有关黎锦的话题在主旨演讲和嘉宾研讨中,占了很大的分量。作为海南唯一的世界级非遗项目,黎族织锦纺染织绣四大技艺在十年间经历了哪些事,政府和民间都做出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绩,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

  • 针融百家 守正出新——姚建萍刺绣艺术创作馆改造

    作者: 赵淑宁,张春艳,张馨文,封鰻,丁俊,顾勤芳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刺绣艺术 百家 守正出新 守正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绣艺术 艺术创作 设计说明

    描述: 设计说明:此设计为博物馆展陈设计,以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苏绣文化为设计初衷,为姚建萍刺绣艺术创作馆绣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了改变创作馆动线不通畅、展区分裂的现状,以“针融百家,守正出新”作为创作理念,将整个艺术创作馆分为“苏艺天工绣大师、风采国礼出国门、金奖佳作融百家、姚绣文创美生活、非遗刺绣入课堂”五个展区,通过姚建萍刺绣艺术来展现苏绣艺术的本真,探寻苏绣艺术的守正创新和未来发展。

  • 生于传统,兴于当代

    作者: 弥生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弥生

    描述: 提到中国的传统工艺,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匠人、传统、历史与传承。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变革,机器代替了手工生产,数字化逐渐成为新的设计驱动,大部分传统工艺面临着两种不同的境遇:消失或被重塑。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程度的提升,想要传承这些手工艺的人也越来越多。许多设计师都在探寻以当代设计传承濒危的非遗手工艺的方法。他们走出城市,到尚未完全被都市文明侵蚀的偏远地区收集传统手工艺,研究技术和材料,尝试将现代科技与传

  • 论社区教育与闽南非遗的保护传承

    作者: 余础础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区教育 闽南特色文化产业

    描述: 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社区教育宝贵的天然教材,它凝聚了闽南人民的智慧与情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但近几年,随着工业现代化以及城镇一体化的飞速发展,“快餐文化”使本就濒临消亡的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猛烈的冲击,保护与传承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应倡导将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融入到社区教育当中,从而唤起民众非遗保护传承的热情,投入非遗生产性保护,助力闽南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 李治,张惠丽,金青梅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影响因素 政策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 空间分布

    描述: 本文对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基本状态进行了描述,从人文环境、人口迁移、地理环境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分别对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布局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开发重点项目及合理规划空间布局提出政策建议:充分发挥政府的保护职责;优先保护濒危项目,重点开发优势项目;合理规划非遗的空间布局。

  • 海南“黎锦经纬”十年记

    作者: 海南周刊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2019年12月初,海南省首届传统工艺高峰论坛暨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周年活动,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举行,有关黎锦的话题在主旨演讲和嘉宾研讨中,占了很大的分量。 作为海南唯一的世界级非遗项目,黎族织锦纺染织绣四大技艺在十年间经历了哪些事,政府和民间都做出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绩,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

  • 杨昌芹 赤水河畔的“竹编姑娘”

    作者: 耿国彪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留守妇女 代表性传承人 竹编产品 竹编工艺

    描述: 我提的包,戴的手镯、耳环,平时穿的衣服,都是竹编的,竹编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在2020年全国林草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传承人杨昌芹一边为大家展示自己的竹编技艺一边说。从小在赤水河边长大的杨昌芹,对大山和竹林非常熟悉。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杨昌芹成为贵州省竹编工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创办了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并通过竹编带领周边的留守妇女脱贫致富。杨昌芹也因此当选为第十二届贵州省党代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