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献

  •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品三吉州窑陶艺馆开馆

    作者: 尹茗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遗传承人 吉州窑

    描述: 近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品三吉州窑陶艺馆正式开馆。吉州窑位于江西吉安县永和镇境内,隋至宋,吉安称吉州,故名。吉州窑是中国现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名窑遗址之一。它始于晚唐,兴于五代,极盛于南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吉州窑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品三,1971年被调到江西省博物馆工作,恰逢吉州窑发掘工作启动。通过观摩吉州窑窑址出土的瓷片,激发了他研究吉州窑瓷器的热情。

  • 浙江老手艺人“转型记”:革新传统技艺 贴近现代生活

    作者: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用竹鑷将头发丝粗细的篾条经丝纬丝垂直相交、来回穿梭,在张心荣的手中,一幅渔民牧海图逐渐勾勒成型。 张心荣是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象山竹编传承人。他将传统手工艺与中国传统书画合璧,创作平面竹编书画作品,推动象山竹编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工艺品再到收藏品的转型,破局传统非遗日渐式微窘境,为这门老手艺注入新活力。

  • 刀承新:从学艺人到守艺人

    作者: 赵芳,龙成鹏,王菁,朱熙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盈江县

    描述: 刀保顺,男,傣族,1937年生,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旧城镇姐告村人。傣剧传承人。2008年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傣剧代表性传承人。2017年11月因病去世。在2019年"百名人才"培训班举行期间,无论是在讲座课堂上,还是在现场教学现场,总能看到一位学员不时拿起手中相机拍照记录,一丝不苟。他就是刀承新,来自德宏州盈江县旧城镇的傣剧非遗传承者。

  • 高职现代职教课程《民艺鉴赏与制作》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作者: 李明洋,李爱香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现代职教课程 数字媒体 民间艺术 非遗传承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民间艺术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占据着绝对优势。基于此,课题立足高职院校,以非遗名录中的齐鲁民间艺术课程开发、建设为切入点,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建设现代职教课程平台《民艺鉴赏与制作》,通过现代职教平台等数字化技术将齐鲁地区优秀非遗、民艺呈现出来,形成系统化、数字化网络课程,促进齐鲁非遗、民间艺术与高职教育、现代数字媒体技术的有机融合,让高职院校肩负起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助力非遗传承、创新发展。

  • 媒介融合下“非遗”微纪录片的创新

    作者: 刘琪,赵博翀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媒介融合 微纪录片 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会媒体

    描述: 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传承问题,非遗传承人正在慢慢老去,城市化进程加速了非遗载体的瓦解,主导新媒介话语权的年轻人崇尚享乐……这些情形给人们敲响了保护非遗、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警钟。与此同时,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有越来越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电视节目或纪录片出现在大众视野,从中可以发现,微纪录片在制作、记录、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具有一定的创新与优势。

  • 扬州民间文学类非遗外宣英译工作探赜

    作者: 张崎静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民间文学类非遗 建议 外宣英译 扬州

    描述: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中,文化交流是重要内容。让区域文化“走出去”,需要加大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宣传力度。其中英译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以扬州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为例,分析了其外宣英译的难点和亮点,提出了加强英译工作的三点建议:政府引导,积极为民间文学类非遗传播搭建平台;促进非遗项目走进校园,发挥地方高校英语师生优势,重视非遗翻译人员的专业培训;以翻译美学等理论为指导,开展非遗外宣英译交流活动。

  • “非遗进园,传承经典”美育教育的多元模式——以青岛地区为例

    作者: 薛巍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遗文化 美育教育 多元模式

    描述: 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国中华民族的财富。中国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精神和保护,政府部门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幼儿课堂上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让逐渐消失的民间艺术重现,又可以在下一代实现"非遗"的传承。非遗教学的重要意义是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民族的自豪情感、和综合审美素养等。此文章结合青岛非遗项目引入幼儿园展开了探究,以此仅供相关人士参考。1引言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落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

  • 分享经济背景下的通道非遗创新人才培养有效途径探析

    作者: 杨丰齐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通道非遗 分享经济背景 创新人才培养

    描述: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当前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时代发展状态,同时也是人们必须要接受和面对的时代挑战与时代特征。共享经济以及互联网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在人们面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非遗创新人才进行培养,也成为了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待保护。然而,我国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才其数量却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如何培养非遗创新人才,是当前社会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 新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 张芳芳,刘旭玲,高自敞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新疆 非物质文化遗产 空间分布

    描述: 以新疆4批次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和基尼系数测算非遗分布均衡程度,探讨非遗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疆非遗空间分布不平衡,北疆数量比南疆多;类型上以传统音乐、传统技艺等为主,传统戏剧和医药比较稀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除了文化自身特点以外,受地域特点、民族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本文提出从政府、社会人群、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等角度做出相应努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 现代技术发展下的非遗文化继承与传播

    作者: 李亮亮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遗文化 传播 继承 现代技术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文明长河中璀璨的明珠,是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继承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能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为传统文化发展拓宽道路.本文通过对现代技术发展下的非遗文化继承与传播方略进行分析,以期为营建良好的优秀文化习承氛围和加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依据.

  • “非遗传万里”:帮非遗打开一扇窗

    作者: 郭玲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记忆 遗传 蒙古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每一位非遗传承人身上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位非遗传承人更是一扇窗口,让大家通过他们了解传承了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非遗文化。随形雕刻、入“石”三分的俏色石雕,浓缩生活、质朴大气的蒙古族刺绣,以铁为笔、以火为色的传统烙画……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熠熠生辉,以润物无声的方式给予中国人生活的养分。近年来,随着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非遗”概念已

  • “互联网+”视域下齐鲁守艺人传统民艺传承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开发

    作者: 李爱香,李明洋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平台建设 传承创新 民间艺术 非遗

    描述: 本项目以潍坊地区典型非遗项目作为民间艺术的抓手,以获得山东省教育厅首批批准立项建设的"齐鲁守艺人传统民艺传承创新平台"为载体,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语境下,如何进行保护、传承、创新应用以及传承人培养途径,推动非遗文化的"活态"发展为主线,深入探索平台建设的思路和内容,以期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