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献

  • 抚松县举行长白山山神老把头节祭拜活动

    作者: 董玉娟,田大林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民俗学者 抚松县 人参产业 老把头 长白山

    描述: 长白山民俗丰富多彩,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老把头文化源远流长,始终得到了长白山区域劳动人民的推崇。5月1日(农历三月十六)是抚松长白山山神老把头节,也是参乡抚松独有的民俗节日,2011年该节日被纳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长白山采参习俗”的重要内容之一。抚松县隆重举办此次活动的目的是宣传参乡抚

  • 剑川白族布扎带头人刘丽湖

    作者: 李丽琴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带头人 民间工艺美术 1959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 白族 儿童健康 传承人 刘丽

    描述: 《剑川县志》载:端午节……剑川儿童有的手戴内装香蒿的丝绣猴、虎、狮、兔、太极、童子、金鱼、绣球、西瓜籽、花串等布扎饰物,玲珑可爱、香味扑鼻。相传此等吉祥物可以驱瘟辟邪,保护儿童健康。剑川布扎作为一种艺术,随着民俗延续至今,现已成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剑川县也因此产生了各级布扎非遗传承人多名。1959年出生于剑川县甸南镇沙尾登村的刘丽湖就是早期被省文化厅、省民委命名为云南省民间

  • 指尖上的传承—— 记顾绣传人钱月芳

    作者: 原群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传人 指尖 群众艺术馆 总工会 传承 上海市 会议室 手工技艺

    描述: 人物简介:钱月芳,无党派人士,上海松江顾绣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是“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顾绣”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上海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大师,上海松江拔尖人才;2011年获得上海优秀女设计师,被授予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17年被选树为上海工匠。2017年11月29日下午,在上海市总工会六楼会议室,我又见到了顾绣传人钱月芳。上次见到她是三年前,在上海群众艺术馆,她风尘仆仆从松江赶来,接受我们的采访。说来有意思,两次见到她都与出书有关。三年前的早春,是因为采写《散落在民间的珍珠——非遗手工技艺

  • “非遗”河南坠子艺术特色及传承保护

    作者: 焦艺扬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遗保护 河南坠子 唱腔结构 艺术特征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坠子作为河南地方戏发展至今,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艺术表现方面,河南坠子的音调、唱腔流派都展露出鲜明的程式化艺术特征。在河南坠子传承的过程中,在新时代也受到了一定冲击,保护这一濒危剧种迫在眉睫。本文将以河南坠子的艺术特征作为研究对象,挖掘其深处的文化魅力,讨论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对“非遗”河南坠子进行传承保护。

  •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非遗文化传播经验思考

    作者: 简泽菲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博物馆 非遗文化 社会教育 展览 传播手段

    描述: 本文以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例,从社会教育、展览举办和国际交流合作三个方面介绍了博物馆主要传播手段的使用和效果。希望以此能够促进非遗文化更多地走进千家万户。

  •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非遗文化传播经验思考

    作者: 简泽菲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博物馆 非遗文化 社会教育 展览 传播手段

    描述: 本文以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例,从社会教育、展览举办和国际交流合作三个方面介绍了博物馆主要传播手段的使用和效果.希望以此能够促进非遗文化更多地走进千家万户.

  • 南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问题研究——以内乡县为例

    作者: 王晓杰,闫子琦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传承 内乡县 非遗 保护

    描述: 河南省南阳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下辖县内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齐全,各具特色。本文以内乡县为例,探索本地区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措施。

  •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非遗文化传播经验思考

    作者: 简泽菲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博物馆 非遗文化 社会教育 展览? 传播手段

    描述: 本文以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例,从社会教育、展览举办和国际交流合作三个方面介绍了博物馆主要传播手段的使用和效果.希望以此能够促进非遗文化更多地走进千家万户.

  • 以“木活字”为例谈非遗名称与商标注册

    作者: 郑璇玉,王雨桐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商标注册 木活字 印刷技术 名称 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识产权争议 生产性 印刷协会

    描述: 伴随着“生产性”[1]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走入市场。商标作为企业的名片,有助于技艺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但同时也引起了非遗领域中的知识产权争议。例如,浙江省瑞安市东源村的“木活字印刷技术”是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的全部传承人为达到生产性保护的目的,组成了瑞安市活字印刷协会,并考虑以市场化的方式活态传承和自我生存。但是,他们发现,以“木活字”三个字出现的商标已经

  • “文化自愈机制”笔谈

    作者: 桑俊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机制 内在逻辑 专刊

    描述: “文化自愈机制”笔谈是对张举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文化的自愈机制》和张举文、周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的核心问题:中国传统的内在逻辑和传承机制》的回应和延伸。上述两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发表于美国《西部民俗》(Western Folklore)2017年第2期的“非遗在中国”专刊。该专刊由周星、高丙中、萧放。

  • 建立非遗电子档案的紧迫性和几点建议

    作者: 程梦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紧迫性 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电子档案 矛盾

    描述: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拥有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艺术,同时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来越多.但是在全球化的局势之下,我国的非遗项目受到冲击,其保存与传承都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因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为无形、多元、民间的存在形式,所以其保存方式需要进一步的改革更新.为改变以上问题,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子档案就尤为重要

  •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辽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作者: 李冰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的瑰宝,是一个民族最为珍贵的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多方面的社会力量共同关注和参与,特别是作为文化聚集的高校来说,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对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相继设立了非遗人才培养基地,对民族文化进行研究性的传承、传播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