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
作者: 万金红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黄河是中华民族母亲河,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当前黄河大保护的重要工作。通过分析黄河流域水利遗产保存现状,识别黄河流域水利遗产在遗产保护、遗产利用、文化传承等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水利遗产本体保护利用工程、名城名镇名村水文化提升工程、遗产区背景环境整治提升工程、非物质遗产保护传承工程、水利遗产文旅结合发展工程、水文化传播交流工程等六项具体工作建议,为讲好"黄河故事"提供文化支撑。
-
作者: 王宗香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世界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人类生存发展得以保障的基础之一。近年来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领域中,将非遗文化转化为动漫文创的作品备受大众亲睐。发掘非遗文化,用流行表达方式带动传统文化的传承;让有趣的非遗项目“活”起来、“动”起来;在创新中彰显山东优秀文化的时代价值,是当下动漫教育者必须探究的重大课题,也是每一个山东动漫人的责任。本文首先对于非遗文化和动漫文创的概念分别进行阐述,同时对非遗文化和动漫文创教学融合的意义进行分析,最后对于非遗文化和动漫文创教学的融合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合理开展非遗动漫文创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
作者: 孙正国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栏目主持人 基本维度 文化认同 当代文化语境 特稿 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态传承 文化多样性
描述: 文化认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保护的根本目的之一,也是当代文化语境下"非遗"传承与发展工作的有效路径。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非遗"带给我们理解历史、继承智慧的亲缘感,标识我们文化身份的同时,赋予一种创造性的力量。正是因为活态传承的神奇力量,多姿多彩的"非遗"形态才显出了文化多样性。可以说,文化认同已成为我们讨论"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基本维度,从中关联起文化多样性维度与创造性维度。没有认同,我们将忘记历史,以某种进化论、中心论来否定文化的多样性,由此
-
作者: 胡惠婷,唐雨晴,郭霖鑫,陈横江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国家、民族文化实力的重要资源。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工作放到了重要位置。本文通过深度访谈"零陵花鼓戏"的传承人,并结合问卷调查,对零陵花鼓戏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零陵花鼓戏传播面临着艺术队伍老化、媒介传播形式单一、传播范围狭小、受众认知度低等困境。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具备推动非遗文化发展的独特优势。因此,需创新传播模式,促进零陵花鼓戏传播的内容形式现代化;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加强零陵花鼓戏与地方高校联合传播,从而推动零陵花鼓戏的传播与发展。
-
作者: 苏瑞霞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情感的寄托。民族非遗进校园,既是文化传承的必然选择,亦是学校加强课程建设、实现特色发展的有益探索。本期,让我们继续关注非遗项目,走近非遗传承人,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去学习和弘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
浅谈大数据背景下的“阳新布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机制更新
作者: 张娟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传承与传播一直是现存的一大问题,在大数据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介入大众的视野之中,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文章以"阳新布贴"为例,分析其传承现状与传播困境,发现其于当前存有的不足,并基于时代背景,提出构建立体传播渠道、"非遗"结合新科技,创新发展"阳新布贴"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全新的产业发展机制。
-
作者: 葛星星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当前,大面积的"非遗"普查已结束,"非遗"普查后,需要做什么?笔者认为:必须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合理扬弃;必须增设专业机构、划拨专项资金、安排专业人员负责,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必须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必须采取措施,关怀"非遗"传承老人,培养传承新人;必须在保护的基础上,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建立督查评估制度。这样,才能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一项事业,让中华民族的血脉代代相传。
-
失语与言说之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中池州傩戏的不同话语与角力
作者: 李静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通过对与傩相关的学术研究与政府文件的话语分析,呈现日常生活实践中多元实践主体的言说的傩与失语的状态,力图整体化、立体化地呈现非遗语境中各层级主体之间相互角力的动态、混杂图景。从话语形成过程、话语限制形式等入手分析知识与权力的内在关系。虽然这样的图景是具有不稳定性、相对性和变化性的,但仍可辨析出其中复杂的权力结构关系。试图勾画出非遗语境中各层级主体之间相互作用、角力之下所形成的动态而又混杂的图景,借此反思《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条例中一些模糊之处,同时反思非遗实践中乡村文化特色化的同时也存在狭义化倾向的现状。
-
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途径* ——以天津高校为例
作者: 李沂濛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民族文化资源,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地方政府的职责,也是地方高校,尤其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使命。在介绍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传承人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保护现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参与非遗传承保护的实现途径: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在做好地方非遗文化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馆资源、人员等特点,加强与地方各部门的合作,丰富宣传手段,设立文化推广部、建立非遗平台,提高大学生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意识,激发他们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
作者: 李振奇,毕宏伟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平泉非遗曲艺"燕山大板"经过四十五年的历史见证,多次受到国家、省级及地方文化保护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因而延续到至今仍旧得到传承和保护.近十五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出台了相关保护政策和建议.本文主要以地方非遗曲艺"燕山大板"为例,总结"燕山大板"传承渊源、目前的续存环境、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燕山大板"的保护措施
-
作者: 董雪,靳妍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为珍视和贵重的记忆,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质朴之美与现代审美充分结合,在现代设计中体现出这种原生之美,成为对设计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东北高校设计专业教育现状对于非遗引入教学中还是有一定困难,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设计专业对培养地域性特性的设计人才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