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 梅州客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策略探析

    作者: 夏冬,李丽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梅州客家 传承与发展 体育非物质文化

    描述: 为探究梅州地区客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策略,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田野调查等方法进行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梅州客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策略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区域非遗保护机制;积极改革与大胆创新;强化宣传与对外交流;积极培养和选拔后备人才;激发学校教育的传承功能等。

  • 包装与改编:“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误区 ——以金湖秧歌为例

    作者: 刘冰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改编 误区 金湖秧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描述: 当前,虽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重大进步,但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和误区。作为传承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过度包装与改编的负面效果已逐步显现出来。本文将以金湖秧歌为例,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包装与改编的具体表现,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对"非遗"保护与传承误区的重视。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间文艺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内在矛盾

    作者: 施爱东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世界文化多样性 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人类共同遗产

    描述: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中文译名共同使用了“保护”一词,许多学者误以为这两种保护是同一性质,实际上其英语表述及内涵均有本质区别。前者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导的基于“人类共同遗产”理念发展出来的保护制度;后者是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导的基于“私有制财产”理论建立起来的保护制度。我国在非遗保护中的杰出成就,以及在“民间文艺著作权保护”领域的踌躇不前,进一步证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共同遗产”理念的先进性,以及作为特定社区或群体“私有制财产”理论的局限性。

  • 传承人的视角:重庆彭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发展研究

    作者: 余继平1,余仙桥2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发展困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 彭水 传承人

    描述: 通过对彭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调查,分析彭水非遗传承人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问题,并提出政府提供经济资助,公益性组织或个人对非遗传承人提供帮助,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生产实践性保护,以及加强制度建设与管理、加强非遗传承教育等对策建议。

  • 面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策略

    作者: 况宇翔1,吴群2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文化产品 创新设计 非物质文化遗产 婺源三雕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保护的目的是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对非遗文化进行适度开发利用,可以让非遗更好地传承下去。非遗文化产品是指能够体现出某种非遗文化特质,供人们购买消费,引发人们文化认同的文化产品。针对大多传统非遗产品已经脱离新时代人们物质、精神生活需求的现状,提出借鉴模因论思想对非遗文化资源进行创新设计,从非遗产品的功能、使用情景、用户审美、材料应用、题材故事等角度出发加以创新,使非遗文化产品适应新时代的需求,重新走入人们的生活。以婺源三雕为案例研究对象,深入探讨非遗生存状态评价及保护与开发策略。

  • 非遗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以南通『非遗故事』文创产品设计为例

    作者: 陈欣欣,陈韵蕾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家风 传承 文创产品 非遗 创新

    描述: 在江苏省的地级市——南通,《南通范氏诗文世家》是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一项。虽然目前南通非常重视对非遗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然而非遗开发工作仍面临许多挑战。将《南通范氏诗文世家》中的家风文化元素应用到文创产品设计中,可以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独特性,同时为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新思路。

  • 新疆南疆四地州文化旅游精准扶贫路径探析

    作者: 马芳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文化旅游产业 精准扶贫路径 新疆南疆

    描述: 新疆地区的主要扶贫目标,是要确保到2020年新疆南疆地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防止返贫。南疆四地州实施文化旅游产业精准扶贫,是否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将新疆南疆四地州与新疆其他15地州市的文旅产业相比较,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来分析新疆南疆四地州区域经济和文化旅游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综合发展水平和价值,实施文化旅游产业精准扶贫开发的驱动因素,结合南疆四地州的不同发展情况,得出"非遗扶贫"和"旅游+"的文化旅游产业精准扶贫开发路径。

  • 21 世纪少数民族音乐学校传承的新动向 ——以侗族大歌的职业学校传承为例

    作者: 李延红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少数民族音乐 学校传承 侗族大歌

    描述: 引言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社会文化环境发生剧烈变革以来,曾因传播主流文化价值观和知识而被视作与传统、民间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争夺传承人的现代学校,倒成了一些地区或民族承传、保护本土文化(音乐)的新场域,并在国家和地方"非遗"保护工程等推动下愈演愈烈,进而成为当前现实世界和学术领域中的大热点。而在全国各地的此类案例中,2009年被评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侗族大歌(侗语"al laox",音"嘎老",下皆简称为"大歌")

  • 高校美育热下对“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冷思考——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作者: 周大鹏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育 广钟 高职教育

    描述: 在当下社会对高校美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持续关注的双重作用下,高校美育与"非遗"文化的融合,既有助于实现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还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审美知识,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培育大学生的审美认同。广钟设计制作技艺是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在美育中引入其内容,将"非遗进校园"与"培育工匠精神"结合起来,是以"非遗"促进高职院校美育教育的可操作路径。

  • 非遗传承活态保护视角下乡村景观设计 ——以乌镇横港村为例

    作者: 袁政,李宇,黄羽洁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横港村 活态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指出了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千百年来保留下来的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的格局被不断改变,乡村文化环境陷入了发展与传承的两难境地。如何将乡村文化与景观环境有机结合成为时代命题,选研究基地在浙江省嘉兴市乌镇横港村,地处杭嘉湖水网平原,地势地平、土壤肥厚,农业生产内容丰富。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态保护作为切入点,提出了以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突出并强调横港村的文化传统,保护横港村的民俗风情,使非遗传承与保护渗透到乡村景观设计之中。

  • 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建设的分析

    作者: 武和萍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对策 非遗传承人 保护及传承机制

    描述: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不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影响,而且抑制了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及传承工作。为了使上述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和解决,需结合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来对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中存在的非遗传承人呈断层趋势、重视申报轻视保护、非遗传承人现有认定制度等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套系统、完善的对策,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推动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及传承工作,而且还可以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推动非遗传承工作的开展。

  • 基层文化单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作用分析

    作者: 林泽培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作用分析 基层文化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

    描述: 中华民族在长久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化,时至今日这些文化依然散发着熠熠的光芒,对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特性导致非遗的保护存在一定的难度,很多的非遗会随着大众的关注度降低等因素逐渐消失,严重影响了文化的多样性.因此需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基层文化单位要承担起重任,制定全面的保护政策、方针,使得非遗能够代代流传,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