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 沧州“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与营销策略研究

    作者: 周姗姗,王丹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遗文化 沧州 文创产品

    描述: 沧州是一座有着1500多年历史积淀的文化古城,文化艺术种类繁多,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令人瞩目.本文立足沧州非遗文化现状,探析将沧州非遗文化元素应用于文创产品开发设计思路,并对营销策略进行探讨,旨在对沧州非遗资源传承推广起到指导作用,有效带动地方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 骆越天琴音乐之非遗文化的生存现状探究

    作者: 舒翠玲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民俗信仰 非遗文化 天琴音乐 生存 骆越民族

    描述: 壮族天琴艺术自2007年被列入广西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目,至今,各机构各部门大力打造壮族天琴艺术,民间民俗音乐的发展也不断丰富天琴音乐文化,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与天琴音乐文化互助互利。因此,本文将从过去壮族天琴艺术的历史记载和骆越先民的原始信仰开始梳理,结合调研探其根源;再从地方旅游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对当地音乐文化的推进,找出其互动关系,进而从非遗的视角探寻当今壮族天琴音乐文化的生存现状。

  • 探索群众文化与非遗保护有机整合的有效策略

    作者: 张续武,刘云容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有机整合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辩证关系 功能与作用 文化传承 非遗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效策略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群众文化与非遗保护的辩证关系入手,对非遗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进而深入探究群众文化与非遗保护工作有机整合的有效策略,以期充分发挥出群众文化传承工作的功能与作用,为相关研究学者提供科学参考。

  • 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彩塑制作技艺传承人口述史研究的方法与意义*

    作者: 夏艳萍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研究意义 敦煌彩塑 制作技艺 口述史 采集方法

    描述: 敦煌彩塑是敦煌艺术的主体,亦是敦煌学研究的重点。以往的研究,较多关注于对敦煌彩塑本体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创造了博大精深敦煌彩塑作品的非物遗敦煌彩塑制作技艺的研究,况且,如今此项技艺又濒临失传的境地。通过运用田野调查、口述、传承人数据库建立等方法,将敦煌彩塑传承人的彩塑技艺传承经历、生活体验、技艺知识以"口述"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建立相关档案,其一,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彩塑制作技艺的研究提供"活态史料";其二,有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彩塑制作技艺传承的真实与整体情况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进而对非物遗彩塑技艺的传承提出新方法与新思路;其三,亦有利于为敦煌彩塑的研究提供新视角。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作者: 方梓豪,林洁青,杨炯,林心湉,沈海彬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地区 保护传承 乡村非遗

    描述: 本项目以广东乡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调研对象,通过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乡村非遗”)项目开展实地调研,探究乡村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现实意义及成效,提炼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分析乡村非遗在保护传承中面临的困境,总结农村地区非遗保护传承的可行模式,从而更好地构建“因地制宜”式乡村非遗保护传承机制,探索一条可复制、可参考、可借鉴的保护传承乡村非遗新路径,更好为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保护与传承提供决策建议。

  •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 王爱支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职教育 应用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职教育的关系逐渐呈现良性互动,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在高职院校日益凸显。文章概述了非遗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现状,结合高职教育文化传承特点,以非遗文化资源向高职教育资源的转化为定位视角,对非遗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进行探讨。

  •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在非遗传承中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 何依霖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作用和意义 继续教育培训 非遗传承人 大运河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戏曲艺术 非遗传承

    描述: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发展史中,凝聚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既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精神的凝练与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恒久的魅力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部分。2016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正式启动,通过委托有关高校开展多层次教育培训,以期在短时内集中、有效地培养出大批非遗传承人群。如何拓展非遗传承人的文化视野,增强艺术生命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一种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在非遗人才的培养上勇担重任、开拓创新,坚定

  • 广东省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舞蹈编创的影响

    作者: 闫冰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舞蹈编创 影响 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广东省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长期当地人民生生活的历史积淀,了解广东沿海地域的媒介与桥梁。广东省海洋非遗对舞蹈编创提供了养分的土壤,通过是对广东省海洋非遗的整理,研究海洋非遗对舞蹈产生的影响。便于舞蹈编导在编创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借鉴,也用过舞蹈的方式来保护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遗”+旅游:深挖当地特色,营造动人氛围

    作者: 龙文泱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炎帝陵 旅游演艺 湖南省 雪峰山 非物质文化遗产 洪江古商城

    描述: 我在湖南日报社工作10年来,主要是从事文化和旅游新闻报道,深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关联度极高,旅游景区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而在方法上则要深挖当地特色、营造动人氛围。

  • 博物馆视角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作者: 张朝琨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博物馆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描述: 为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更加有条不紊地展开,本文就目前体育非遗保护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为切入点,从博物馆的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合理化解决措施。体育非遗保护面临的共性问题包括"人去艺绝"之危机、"后继无人"之困境、文化空间之破坏和文化认同之缺失。解决措施有,发挥技术优势,打造体育非遗数字博物馆;开展普查工作,完善体育非遗档案;设计活态展示空间,建立体育非遗传习所;深化馆校合作,增添体育非遗传播渠道。

  • 非遗保护原则对四川民歌传承与保护之镜鉴

    作者: 余心屿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表演艺术 四川民歌 非遗保护 传承

    描述: 四川地区民歌作为一类重要的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承载的价值不可估量。以中国非遗文化传承现状作为参考,以非遗保护的"真实性与可解读性原则""重点性与整体性原则""可持续性与活态性原则"作为镜鉴,对四川民歌当代的传承提出相应思考,这既是对传承现状的反思与总结,亦是对其未来发展的积极探赜。

  • 基于品牌文化视域下非遗项目的应用研究*

    作者: 孙姗姗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遗项目 应用研究 品牌文化

    描述: 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基础上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逐日增加,对于人民精神上的满足已成为一种社会主流趋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几千年来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我国文化遗产的精髓.对于祖先智慧的结晶,用全新的视角和理念去看,别有味道.品牌文化产业逐渐兴起,文化的精髓被传承,把文化用标签的形式更好的展现给大众,在这样的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应用研究会更具价值.对于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创新,需要解放思想,用全新的理念和手段将非遗项目"活"起来.基于这样的现状,为非遗项目的保护提出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