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
作者: 张多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遗产化 哈尼梯田 社区参与 “一带一路” 伊富高梯田
描述: “一带一路”区域的文化遗产保护,除了国际合作与国家层面的施政善治外,关键要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社区,组成社区的相关个人和群体是遗产化运动的直接承担者。在既有的文化遗产保护框架中,已形成世界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等不同层面和类别的体系;这些体系常常交叠于同一个社区。位于“一带一路”节点上的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和菲律宾“伊富高梯田”遗产地就是多重遗产体系交叠的典型案例。如何整合、对接不同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事关遗产地社区发展大计,推进以社区为基础的全方位文化遗产保护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工作。
-
作者: 丁琦,周丹,张潇文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我国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作为著名的古都,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人文底蕴。在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需要注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开发受市场广泛欢迎的“非遗”文化产品和文化内容。本文分析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和优势,结合当下市场环境发展的要素和趋势,提出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市场开发的措施,通过互联网、创新创意、品牌构建等综合手段,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亮丽名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发展引路。
-
作者: 马莉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我国拥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化,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文化中只是一部分,但也见证了人类的文明发展。时代在不断地发展,人类也在不断地前进,现阶段,我国人民对前人创造出来的民俗艺术也更加重视。本文针对博物馆在非遗民俗艺术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进行研究。以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为例,调查了临夏回族自治州的非遗民俗艺术,探讨了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在非遗民俗艺术保护和传承上的作用,并根据其在保护非遗上的经验,提出了促进博物馆非遗民俗艺术保护与传承的措施。
-
播下一粒种子 静待一片花开——浅谈德阳市青少年宫非遗研学教育实践活动
作者: 邓玉兰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在巴黎举行的第32届会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定义,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根据以上定义,非遗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根据该公约,保护非遗旨在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1]。
-
作者: 刘飞宇,张鑫,黄晓光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雄安新区及周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向世界展示着独特的燕赵文化魅力,其未来也必将更加璀璨耀眼。梳理目前雄安及其周边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并结合国家及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措施,对该区域非遗发展及其保护的优劣势加以分析、总结与思考,为进一步阐述非遗动态保护方法提供参考。
-
作者: 杨璇卿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步入社会新时期,科学技术不断更迭,网络信息化水平高度发达,群众文化异彩纷呈,百花齐放。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虽然历经岁月的长河,却彰显着不同的底色。其中非遗表演艺术作为较为小众化的文化形式,被群众熟知程度越来越低,甚至一些非遗表演艺术面临着被市场遗忘的失根危机。故此,为了进一步传承非遗表演艺术,群文工作者应该加大宣传,在群众文化中融入非遗表演艺术元素,促进非遗表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
作者: 杨奇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山东柳琴戏作为鲁南地区的地方剧种已拥有两百余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故此也成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但是受当下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多元文化冲击,这一传统剧种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且伴随着传承人的老龄化等各种发展现状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因此,山东柳琴戏亟待保护与传承。而沉浸式VR技术是在科技发展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数字化手段,通过为山东柳琴戏建立沉浸式VR三维全息影像系统,可达到对该项非遗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的目的,为之注入全新的生命活力。
-
作者: 杨文福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几十年如一日 推荐项目 消防文化 水柜 非遗名录 平南县 消防工作 大安镇
描述: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大安镇一直延续着"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理念。他们以"校水柜"习俗的方式代代传承着这种消防文化,已有185年的历史。2020年12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关于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示》发布,大安镇百年消防节"校水柜"习俗入选,这是全国唯一入选国家非遗名录的消防项目。"校水柜"习俗是大安镇的本土文化。在大安镇的7个消防所里均存放着古老的消防水柜,这里还有一群几十年如一日默默为大安消防工作付出的"当家人"。
-
作者: 张书佳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近年,国家非遗文化传承工作开展扎实,并逐步推进。高校非遗文化传承也在悄然发芽。文章分析了近些年的非遗文化传承文件和举措,并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州窑陶瓷传承技艺为例,探讨了非遗文化传承与高校艺术教育的具体结合方式。试图从认知提升、课程改革、活动开展、平台搭建等多角度为非遗文化传承的校园开展探寻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