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
VR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运用——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沿话题》
作者: 王鹏飞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沿话题》集合了作者苑利与顾军多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成果,多角度地向读者阐述了什么是非遗以及如何保护非遗。该书包括5编、48篇文章,内容主要有:“非遗”保护的逻辑起点:“非遗”存在的问题;传承人:中华文明的“二传手”;政府在“非遗”中的定位;遗产活用:见人、见物、见生活。该书针对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同时明确了在现代互联网时代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利用高科技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VR技术作为一种人机交互仿真技术十分适合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
作者: 赵金龙,叶洪光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湖北省 英文翻译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为便于湖北省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英文翻译的统一和规范,特将相关机构和项目的英文翻译表达如下: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for Hubei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荆楚纺织非遗馆Jingchu Textil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useum红安大布传统纺织技艺The Traditional Textile Technique of Hong’an Hand Loomed Cloth
-
后工艺时代文创设计的教学思考——南京艺术学院文化创意设计专业毕业创作评述
作者: 成乡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后工艺运动的概念是马克·雷曼(Mark Lyman)于2007年提出的观点。相对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作室手工艺运动,后工艺在当下的艺术实践中,超出了原来手工艺定义的局限。今天的手工艺专业越来越具有复杂的智知性内涵,同时还需要对新材料进行不断实验与探索,与艺术、设计相互交叉。在近十年后工艺的浪潮中,国内院校里的手工艺面貌与国际趋于同步,其具有独立的价值观而非设计或艺术形式下的材料替换。同时,南京艺术学院(简称"南艺")的文创设计方向面对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文化创意产业的热潮,在教学上有了更多维度的需求,在设计教学与实践中打通了艺术、设计、科技、经济等学科的壁垒,多学科交叉、共享,并准确把握了自身学科语言,以寻求新时代所需求的教育模式。
-
作者: 郭皎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3月14日,农历二月初二,以"承活态双国宝酝浓香新华章"为主题的2021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在中国酒城泸州举行。酿酒人传承代续、追思酿酒先辈、封藏牛年酿……泸州老窖以一场慎心志诚的酒文化礼典,为1573活态酿酒窖池群与泸州老窖酒活态酿制技艺这一双"活态国宝"添岁增香。传承非遗活技,泸州老窖迎第二十四代酿酒门人"诚拜诸尊为师,祈聆为人之道,潜习酿造之艺……"作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自公元1324年郭怀玉发明"甘醇曲"以来,有严格谱系追溯已传承了二十三代,历690余年。
-
作者: 笪欣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遗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是社会文化建设的基础构成,能够充分发挥非遗文化优势,强化民族自信,对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效支持。本文结合开封非遗文化实际情况,对开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详细阐述,分析当前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中存在的问题,探究科学的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策略,推动非遗价值的高效实现,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
作者: 陈怡君,代慧婷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东莞茶山的绸衣灯公是着绸缎衣服的民间泥塑手工艺品,源于宋末元初,兴盛于明清,式微于乱世,复苏于今。通过第一部分"茶山绸衣灯公的历史溯源",发现其明朝前"英雄化泥去,塑身佑子孙",明朝后"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第二部分"制作过程与题材种类",探析了绸衣灯公与茶山公仔的区别;第三部分"传承与文化认同实现路径",发现茶山绸衣灯公的传承"有心有骨";第四部分"文化价值",发现其蕴含的社会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对茶山绸衣灯公这一项非遗文化进行了深入详尽的研究,以期对这一"非遗"进行"抢救性"保护,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建设,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有所增益。
-
作者: 梁君,汪慧敏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珠江-西江经济带内54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空间可视化处理,并在空间分布分析基础上探索经济带非遗分布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珠江-西江经济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上以民俗类和传统技艺类项目为主,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曲艺类项目较为稀缺。经济带内非遗分布范围广泛,但各市间在分布数量和类型上均存在不均衡性。空间上整体与各类型非遗均呈集聚型分布,且大多以南宁和广州为密度分布主核心区。非遗空间分布主要受流域分布、民族文化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
-
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角色 ——以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例
作者: 李昂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博物馆有保护与收藏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设施和丰富经验,因此也有能力、有责任保护与收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保护和永久收藏不可替代的机构。但非遗并非一件简单的文物,其活态性和原真性都对非遗保护提出了不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