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 略论传承人口述史的基本特征

    作者: 王成文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基本特征 口述史 传承人

    描述: 传承人口述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领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造性学科方法论,一经问世,便广受学界关注。在传承人口述史科学理念和方法论指导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及保护工作正逐步走向深入。传承人口述史在非遗研究及应用领域显现出的独特学科价值是与其具有的跨学科融合性、身体性、主体合作性、多重建构性等基本特征分不开的。

  • 新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河南豫剧文创研究

    作者: 赵桐萱,金薇薇,陈烈胜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文化创意研究 文化传承 文化符号 设计反思

    描述: 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人们更加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豫剧作为河南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其传承与发展的路径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创新及实体转化是传承与发展非遗文化的基本途径,以实体产品为载体彰显文化价值,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选择。该文作者通过分析豫剧文创的现状,研究优秀的文创案例,了解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顺应时代的潮流,提炼文化符号,打造具有实用性的产品,开展品牌营销,同时根据产品反馈反思产品设计,进而实现产品再创造。其中,体现文化的创新性与产品的实用性是基础,提炼文化符号将其与产品相结合是难题,打好基础、解决难题,可以顺应文化的发展规律,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 安海嗦 习俗的整体性保护

    作者: 谭雪刚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嗦啰 整体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包含着丰富多样的内容与形式,又与特定的生态环境相依存,并随着时间推移而发展,所以对其实施整体性保护非常必要.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整体性保护已取得显著进展,已相继设立了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整体性保护的理念已经得到普遍认可.本文运用整体性保护的原则,探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端午节(安海嗦啰习俗)的保护与传承.

  •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利用中的地方文化精英

    作者: 王晓华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利用 旅游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吸引力 文化精英 旅游业发展 地方性

    描述: 我国旅游业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在实践中相辅相成,旅游目的地最核心的竞争力源于其差异性和地方性,而非遗则保存了目的地的地方性和独有的品质,并在实践中成为旅游吸引力的重要来源。传承人制度在我国非遗保护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现实发展中这一制度也有值得思考之处。

  •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雄安新区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作者: 张晔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展路径 旅游融合

    描述: 《河北雄安新区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19-2035年)》提出了雄安新区全域旅游的概念,推动了文化和旅游的有效融合。非遗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是双向交叉渗入的过程,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包含格局,以此不断提升内涵和融合质量。在深入挖掘雄安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利用相关利益者理论与方法探索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机制和有效路径。

  • 非遗文化传承与专业人才培养融合策略探究

    作者: 吴守敬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人才培养 非遗文化 传承

    描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承发展需要依赖于传承人所掌握的独特技艺以及相关知识.为此,在培养传承人期间要从娃娃抓起,在教育中渗透非遗文化传承的相关内容,加强小学生的认识,潜移默化间渗透文化传承的信念,为培养专业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 文化“涵化”与非遗传统美术的传承保护

    作者: 王晓珍,刘芳岐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传统美术类 文化“涵化” 保护传承

    描述: 文化"涵化"普遍存在于各类社会的各个行业,回溯近百年以来学界从民间美术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概念的确定与普及,离不开中外文化"涵化"的过程。在20世纪进入非遗层面的保护传承工作中,文化"涵化"在非遗传统美术的传承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社会各层面与非遗传承人之间的互动,唤醒了传承人的文化自觉意识,并在一系列的文化与艺术的涵化过程中确立了他们的文化自信。进入信息化新时代,加速了文化"涵化"的新维度,既有横向不同地域文化的"涵化",又有纵向不同时间文化的"涵化",各方面力量推动了传统美术类非遗的持续性"涵化"。文化的活力来源于广纳四海,我们应保持开放的眼界、平等尊重的态度,才能在当下及未来新的文化涵化过程中保持中华非遗文化的健康生长。

  •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小学传承的瓶颈问题研究

    作者: 宋彦斌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中小学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瓶颈

    描述: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音乐文化的结晶,也是人类音乐文化的载体。中小学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摇篮,是传承非遗音乐文化的重要阵地。但是由于中小学学校重视程度不够、非遗师资力量薄弱、传承方式固化单一、文化生态关联缺失、地域局限等多方面问题,导致音乐类非遗在中小学的传承成效不佳,出现了瓶颈现象。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和走访实施非遗传承的中小学,针对音乐类非遗传承所存在的瓶颈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合理的传承路径,以期缓解音乐类非遗传承面临的困境。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传统体育与游戏的全球实践及启示

    作者: 孟祥龙,赵国炳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体育管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传统体育与游戏

    描述: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传统体育与游戏方面的实践经验及其启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传统体育与游戏视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构成,认为其具有文化、社会和体育的多元价值;在全球主要实施的保护工作包括通过引导与协商形成多边共识,通过列入"非遗"名录形成国际规范与影响力,利用"新媒体"强化保护与推广以及举办赛会、融入教育等。对我国的启示:积极参与全球文化治理,推动优秀项目进"非遗",通过"多维度"保护和强化族群记忆等。

  • 我校成为“非遗”教育特色院校

    作者: 欧亚梅,万婷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课程体系 双创 工作室 非遗传承人 学术活动 文创设计 传媒艺术 传统手工艺

    描述: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非遗"工作平台始建于2014年,"非遗"工作平台由"湖北科技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手工艺研发中心" "大师工作室"组成,主要依托传媒艺术学院、招生就业处、教务处等部门协同开展相关工作。"非遗"工作平台与非遗文创企业、非遗传承人、自由艺术家联合,构建了 "基于写生非遗类项目化课程设计与改革" "湖北非遗布艺的高职传承与文创设计课程""基于非遗项目的高职艺术设计类‘STEAM’课程构建与实践"等课程体系;创立了"湖科广告工作室" "楚艺源极双创工作室"等文创平台。平台还与湖北省内高校、博物馆、研究机构、非遗传承人、"非遗"文创企业合作,开展了"湖北非遗传承与高职艺术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 "湖北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工匠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文创实践研究""湖北非遗工艺美术在高职院校中的传承与活化研究"等学术活动。

  • “非遗”语境下龙山黑陶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作者: 孔瑞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龙山黑陶 传承 文创产品设计

    描述: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和扶持,黑陶技艺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创新,而文创产品设计作为"非遗"语境下的重要创新手段之一,对促进龙山黑陶文化的传承起着关键作用。从龙山黑陶文创产品设计研究的核心意义以及黑陶工艺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入手,着力研究"非遗"语境下龙山黑陶文化的传承发展,用以促进陶瓷文化和区域文化品牌传播的创新发展。

  • 资讯

    作者: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宋锦 全国政协委员 全国两会 履职

    描述: 非遗宋锦为全国两会添光彩在今年的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表彰仪式上,“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首次颁发。“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的奖状也首次进入大家的视线。这幅长70厘米、宽40厘米的奖状上的锦缎部分采用的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宋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