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 黑龙江省贫困地区非遗扶贫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作者: 刘海英,孙晓,许春和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贫困地区 非遗扶贫 SWOT分析 黑龙江省

    描述: 非遗是脱贫攻坚的重要资源之一。黑龙江省贫困地区非遗扶贫基础扎实,已经设立非遗扶贫工坊和培训点,设立非遗扶贫工服务平台,用展览、比赛和节日助力。黑龙江省非遗扶贫的优势为政策扶持、资源丰富,劣势为地理位置及经济条件不占优势、非遗扶贫产品知名度不高。机遇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物质需求、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文化需求。挑战为人们对非遗产品认知贫乏、非遗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强化非遗扶贫的具体对策,非遗产品专业设计团队要创新理念、开发非遗旅游纪念品、做好全方位营销工作。以期助力黑龙江省非遗扶贫进一步发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物质、文化需求。

  • 黔东南州国家和省级非遗传承人分布结构特征研究

    作者: 曾梦宇,胡艳丽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黔东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我国非遗的承载者和传承者,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其均衡培育和发展可进一步促进非遗的繁荣。文章以黔东南州国家级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为样本,从批次、类型、年龄、性别、民族和区域等6个方面分析其分布结构特征,以期为非遗传承研究和该区域非遗发展提供依据。

  • “非遗”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呈现与传播

    作者: 葛艳奇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遗”文化 传播 新媒体时代 呈现形态

    描述: 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保护工作要着眼于发掘和保护,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化的呈现形态;着眼于整理和还原,致力于"非遗"文化现场化的呈现形态。以积极"融入"的姿态,提高新媒体时代"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效率;从"凸显"的高度,丰富新媒体时代"非遗"的发展和转化成效。通过加强对"非遗"文化的田野考察和学术研究,形成对真实、拙朴、自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新审视、重新倡导和重新开发的文化潮流。

  • 论本地非遗文化在艺术设计系“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应用——以校“留青竹刻”社团为例

    作者: 谢丽琴,管仲华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遗文化 留青竹刻 思政教学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丰富人文底蕴的、经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之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它自身所具备的能够传承民族精神与地域文化的特性,使其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思政教育功能。大部分的思政教学都是单一且抽象的,学生在理解时也是很深奥复杂的,将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到思政教学之中,是提升思政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本文将分析研究"留青竹刻"社团的案例,希望能挖掘出本地非遗文化在艺术设计系思政教育中的价值,给其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 剪纸艺术“再生产”——谈新疆剪纸与文创

    作者: 何桃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文创 新疆剪纸 非遗

    描述: 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是一种相对独立存在的文化形态。从传统手工艺角度考量,剪纸似乎既不属于工艺美术,也不属于现代设计。剪纸的装饰形态是创作者主观情感的直观体现,是一种精神生产。本文从艺术生产理论的角度解读剪纸艺术"再生产"方式,围绕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通过探究地方手工艺资源应用于文创艺术设计实践,传承剪纸非遗。

  • 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传承与发展新思考

    作者: 韦景耀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分解重组 纹样图表 提升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自从提出至今,专家、学者提倡"非遗"保护传承要保持其原真性,即"非遗"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通过对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以及网络营销、直播、文化IP等进行实地调研,掌握传承人技艺传承模式以及近几年对花竹帽编织技艺的传承发展现象,提出花竹帽编织技艺传承与发展新模式,以拓展传承人视野、更新理念外,提出技艺分解与重组运用传承模式,建立起属地人员实验基地和高校知识型人才实验基地,通过属地人员实验基地对技艺分解和重组编织产品,通过高校知识型人才实验基地对接市场需求与产品设计、"互联网+"发展传播与销售等模式专业管理路径,拓宽市场潜力,融入时代发展,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培育花竹帽编织技艺自身"造血功能",促使持续传承发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群众文化的结合

    作者: 陈正凤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融会贯通 群众文化 非遗

    描述: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民间手艺人的逐渐减少,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断,那么非遗必定会遗失。为了更好地传承非遗,可以将非遗与群众文化相融合,让非遗在群众文化的发展中得以传承,这样在非遗的发展中扩大群众文化的范围的同时,还加强了群众文化在广大社会群体中的发展力度。

  • 城镇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

    作者: 韦依帆,刘畅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城镇化 困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被正式引入中国的十几年,也恰好是中国城镇化建设急速推进的时期。城镇化让中国的经济水平和城乡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也给乡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如何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城镇化的关系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通过调研和案例分析,从文化生态环境、社会意义、文化空间、传承群体和受众、精神内涵、产品生产链六个方面分析了城镇化过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迁和由此产生的保护困境,并从中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汲取经验,以期为促进非遗保护与城镇化的良性发展提出积极建议。

  • 乡村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 ——以傩雕工艺为例

    作者: 黄朝斌,顾琛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商品化 乡村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 傩雕工艺 创造性转化

    描述: 傩雕工艺作为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商品化"的特征已日显突出。当前,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下,如何正确认识"非遗"商品化的原真性保护与创意再造的关系,理解区域文化定位与品牌意识构建在"非遗"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帮助傩雕工艺传承人走出现实困境,使中国传统工艺实现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挥出"非遗"文化应有的价值,以此助力乡村振兴,是亟待思考的几个问题。

  •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探究

    作者: 史锦珊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连山 传承 非遗 保护

    描述: 本文通过对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的非物质文化进行深入调研,对连山非遗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制约连山非遗发展的困境,根据连山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连山实际的非遗发展策略,以期促进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乡村文化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呈现

    作者: 王瑞光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农村文化生态 农村文化产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村文化振兴

    描述: 当代乡村,非遗的融进推进了乡村文化运行机制的完善,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苏与崛起,已成为乡村文化的重要支柱;乡村文化建设运行机制的建构,离不开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非遗与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的融合与互补,为完善乡村文化建设运行机制注入强劲活力。非遗的氤氲与乡村文化形态的多元呈现,促使非遗元素与乡村观念文化、公共文化、产业文化、审美文化形成深度的融合。通过非遗的深耕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展拓,即通过非遗品牌打造与文化生态环境的营建、非遗平台建构与文化精英人才的培育、非遗经营运作与文化市场机制的完善、非遗活力传承与文化振兴策略的坚守等方面的努力,非遗的价值方能得到更充分的呈现。

  • 与非遗相关的数据报告

    作者: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抖音 传统美术 中央美术学院 传统戏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数据平台 传统舞蹈 数据报告

    描述: 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 《抖音非遗大数据》,抖音3. 《中国互联网用户非遗认知与需求调研报告》,非遗大数据平台、QQ浏览器、中央美术学院联合发布非遗十大门类国家级名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大门类: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目前我国共有1372项非遗项目,共计3145个子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