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 印尼巴厘岛非遗保护与旅游利用的二元结构及其启示*

    作者: 宋立中,宋璟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启示 旅游利用 印尼巴厘岛 “非遗”保护 二元结构

    描述: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常被过度商品化、庸俗化,这似乎是一种难以避免的现象。然而,印尼巴厘人在利用传统歌舞、宗教仪式、手工技艺等“非遗”旅游资源过程中,却能够很好地平衡“神圣与世俗”、“本真与流变”、“局内与局外”、“传统与现代”等诸多二元关系,他们以“文化旅游”为中介,建构“社区参与”和“原生态利用”机制,妥善处理上述二元关系,从而有效地保护、利用、传承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巴厘现象”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非遗视域下的高校艺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讨

    作者: 郭晓亮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人才培养 高校艺术专业 非遗保护视角 创新创业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个民族人民继承和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和民众生活紧密关联,属于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除此之外,还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与命脉,高校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人才,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拥有责任和义务,为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进行竭尽全力的保卫。在进行高校艺术专业的教学中,将“非遗”适宜的融入其中,帮助艺术生汲取民间的艺术养分和开拓自身文化视野,从增强学生本身审美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强化而言,具备十分深远的意义。本文在非遗保护视角下以培养高校艺术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进行分析,旨在为更多的同行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

  • 论湘潭非遗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路径

    作者: 张慧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湘潭市 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描述: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工作俨然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如何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活化非遗文化产业并且使之与当前社会发展相结合,已成为目前亟待研究的一大问题。本文以“湘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作为研究切入点,深入探究和挖掘非物质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对促进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秦绣针法纹样的转译与设计再生研究

    作者: 白兴易,赵清,冯波波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秦绣针法纹样 转译 菊花针法纹样 设计再生 形态位移设计方法

    描述: 目的为了扩展秦绣艺术的表现形式,促进其图形多元化的传播与发展,以秦绣针法纹样为基础,选取一种合理的设计再生方法,将秦绣针法纹样转化为系列化设计图形,运用新的设计模式,使其更好地适应随时代变化的审美需求和实用价值。方法经过对秦绣非遗传承人王丽丽所绣的菊花针法系列纹样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其针法纹样构成的特点并提取,运用转译方法生成纹样基本形,借助形态位移设计方法生成新的针法纹样设计图形,利用纹样的设计再生与当代设计中的审美文化相融合。结论将秦绣针法纹样的再设计图形通过茶叶包装设计实践验证,为传统的手工刺绣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审美价值,从而在传承和发扬陕西秦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让更多人了解与体验秦绣文化。

  • 德夯苗寨非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作者: 方萍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德夯苗寨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业

    描述: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德夯景区入选湖南省旅游扶贫开发项目,发展旅游业成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最佳选择之一。以湘西德夯苗寨为研究对象,实地调查德夯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现状,深入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与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从提升德夯苗寨的核心竞争力、统一建筑风格、提高居民参与度、注重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韩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经验及启示

    作者: 郑燕,蔡艺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体育文化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经验 韩国

    描述: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韩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韩国体育非遗保护的经验主要有:制定体系化法律法规和精准施策;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机构;完善传承人培养机制,明确其权利和义务;拓宽大众参与路径,充分发挥网络媒介作用;重视本土传承与国际合作相互促进。对我国的启示:健全法治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激发全民自觉保护意识;深入挖掘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助力经济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充分借助新兴科学技术,开拓和创新传播方式等。

  • 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建设思考研究

    作者: 王彦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建设策略 传承机制 非遗传承人保护

    描述: 中国具有5000年的历史文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遗被挖掘出来,不同于传统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世代遗传下来的,为了有效保护并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在非遗传承人保护方面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本文主要针对非遗传承人保护以及传承机制的建设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够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永久传承.

  •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小学传承的瓶颈问题研究 ——以云南壮族《坡芽歌书》为例

    作者: 李洁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中小学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坡芽歌书 传承瓶颈 措施

    描述: 中小学校是培养祖国未来接班人的摇篮,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学习教育对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至关重要。但由于学校缺乏重视、非遗师资力量缺乏、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形式单一以及学生缺乏音乐类非遗方面的实践等原因,导致中小学音乐类非遗传承效果不佳,出现了严重的瓶颈问题。以云南壮族《坡芽歌书》在中小学传承的现状为例,对这些瓶颈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建设、创新教学内容和手段、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艺术文化类课外实践活动以及完善民族地区特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些相对应的措施,以期音乐类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引起更多人的重视。

  • 乳源瑶族刺绣品牌IP 化的传播策略探究

    作者: 陈婷婷,陈婧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瑶族刺绣 传播策略 IP化

    描述: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引领着文化产业创新生态的发展,非遗主题IP也成为了当下热门的文化消费趋势.乳源瑶族刺绣作为瑶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在国家非遗保护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态.然而随着新型消费经济生态圈的形成,消费场景日趋多元化,群体消费趋向瞬息万变,瑶族刺绣的创新性传播迫在眉睫.本文通过研究瑶族刺绣传播现状,提出乳源瑶族刺绣品牌IP化的传播策略,以更好地实现瑶族刺绣手工艺的创意转化和创新发展.

  • 从学科交叉到交叉学科:“非遗”口述史客观性问题再认识*

    作者: 杨文昊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综合学科 口述史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科化 客观性

    描述: 口述史应用于非遗领域有其必要性,但非遗口述史的客观性问题一直都是口述史学界无法逃避且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之一。基于内蒙古赤峰市的田野调查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笔者认为,口述史学是一个伪装成学科的部类或具备部类特征的综合学科,非遗口述史学是一个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和口述史学为基础的学科系统,因而对其客观性问题的探讨必须置于更广阔的跨学科研究背景之下。此外,这一问题的存在本身就表明其尚未实现明确的学科化,而是正处于新旧研究共存的转型期。因此,本文提出非遗口述史研究的三个阶段,以期推动非遗口述史学从学科交叉到交叉学科的更新。

  • 基于非遗和可拓语义的服务产品设计

    作者: 段金娟,张峰,周鑫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可拓语义分析 隐性知识 服务产品设计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针对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进行产品创新设计过程中,对非遗源文化隐性知识表征与转换方法有效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遗与可拓语义的产品创意设计方法。通过分析源文化,提取其中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特征,建立其可拓语义表征模型,从而得到文化特征与非遗的量化关系;计算文化特征的可拓设计空间,并运用图解思维将其转化为图解语义,通过可拓变换得到特定非遗元素的核心图解语义集,并构建其可拓图形元素库,为设计实践提供基础素材。以电动车充电服务设施的造型设计为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结果显示运用可拓语义分析可以有效地提高非遗元素的提取和利用,为非遗创意产品造型设计提供设计方法支持。

  • 口头传统的沿袭:富川瑶族民歌的传播学研究 ——以平地瑶“蝴蝶歌”为例

    作者: 邓宇航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平地瑶 富川瑶族民歌 “蝴蝶歌” 口头传统 传播学

    描述: 富川瑶族民歌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标志,是非物质文化的宝贵遗产,口耳相传、世代相袭的传承方式使其具有鲜明的口头传统特征。本文从传播学的语境以及"非遗"保护的视角,以富川平地瑶"蝴蝶歌"为例,分析其所沿袭的口头传统特征和社会功能,同时强调了传播环境对"蝴蝶歌"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