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 文化基因图谱视域下赣南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的困境与策略

    作者: 王犹建,钟志照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文化基因图谱 赣南客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文化基因是隐藏在赣南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中的元代码,是把握赣南客家文化的核心要素。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实现赣南客家非遗的活化发展、活态传承,就必须积极构建属于赣南客家非遗的文化基因图谱,校准赣南客家非遗生态保护的有效途径。

  • 半山泥猫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体系的探讨及教育思考

    作者: 王彩红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制作技艺 教育 文创 泥猫 非遗

    描述: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半山泥猫制作技艺的还原,再现泥猫制作技艺的工艺技术流程。结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和社会需求的动态变化,尝试找出影响非遗文化萎缩凋零的主要因素。在文化创意产业崛起的新时代背景下,结合文化产品的创新与发展的形态研究,结合文化传承的模式研究,找出一种适合半山泥猫制作技艺传承与发扬的生产性保护研究体系及传承方法。

  • 乡村振兴背景下沙河豆面印花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 周福芹,李潘坡,孙超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豆面印花 传承与创新 手工技艺

    描述: 沙河豆面印花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工艺流程简单,独具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与文化价值。做好豆面印花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振兴乡村传统工艺及文化,对促进从业农民增收、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传统手工技艺工作室及陈列馆,融入乡村旅游、创意农业发展,借助数字化网络平台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措施是豆面印花技艺现代传承的新路径。引入现代印染及信息技术,融入流行设计元素,改进印花工艺等"技"的变革,丰富了印花产品的样式、衍生品;做好非遗元素的拓展等"艺"的创新,是豆面印花在传统工艺振兴中再生的主要途径。

  • 基于关联数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管理研究

    作者: 侯西龙,谈国新,庄文杰,唐铭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知识组织 知识管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联数据 本体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非遗知识的有效组织与管理,是非遗文化保护、传播与传承的前提和基础。本体与关联数据技术为非遗知识的组织与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实现路径。本文首先分析梳理了非遗领域知识的要素与语义关系,设计构建了非遗知识本体模型,以规范和揭示非遗领域知识的概念、属性和关联关系;其次,基于关联数据技术,研究非遗知识组织与关联数据集构建的过程,包括实体RDF化、实体关联、关联数据存储与发布等关键步骤;最后以湖北省非遗项目为例,构建了非遗知识关联数据集与知识服务平台。关联数据技术在非遗知识组织与管理领域的应用,能够促进非遗知识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我国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湘西侗寨民族传统“非遗”舞蹈文化传承策略构建

    作者: 王筱玥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互联网+” 传承策略 “非遗”舞蹈文化 湘西侗寨民族传统

    描述: 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最南端,地处湘西的偏远地区,较好地保存了侗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被称之为无形遗产,其包含的种类繁多,其中非遗舞蹈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融合,原始的舞蹈文化已经无法传承,最后将会濒临灭绝。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湘西侗寨民族传统"非遗"舞蹈文化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 影像记录中的“技—忆”留存 ——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综述片

    作者: 杜彬1,彭慧媛2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遗”传承人综述片 影像记录 “非遗”研究 抢救性记录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的文化根脉得以延续的重要要素;而传承人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承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关键。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口述片、项目实践片、传承教学片等三个文献片和一个综述片的制作。这些作品具有地方性与历史性并存、学术性与完整性并行、艺术性与原生性并举等显著特征。通过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的影像记录,使传承人的珍贵"技—忆"得以长久留存,有助于其多样性传承和传播。

  • 非遗视野下临县伞头秧歌的文化生态学研究

    作者: 索美超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临县伞头秧歌 非遗 文化生态

    描述: 临县伞头秧歌是广泛流传在山西临县、柳林、方山等吕梁地区的民间歌舞形式,2008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受到普遍关注。而当下临县伞头秧歌的传承和发展正面临着危机,亟需保护。因此,本文从非遗的视角出发,对作为非遗的临县伞头秧歌进行文化生态学研究,揭示文化生态对其源起和发展的影响,为当下临县伞头秧歌的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可行的策略和路径。

  • 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研究

    作者: 陈岩,李钦曾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物产比较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据对全疆14个地州市的普查统计,"非遗"资源项目共达到3000多个,且类别比较齐全,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所有的十个门类。这些历史遗产充分展现出新疆少数民族的聪明与智慧,呈现出我国少数民族绚烂多彩的文化多样性。

  •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动漫人才培养的实践探讨

    作者: 李亚琴,叶敏皓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人才培养 非遗文化 教学 保护与传承 动漫专业 创新创业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动漫人才培养的渠道,可以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灌输到青少年当中,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而动漫人才培养过程中注入非遗物质文化遗产的养分则可拓宽动漫行业的创作领域。两者的结合将实现非遗与动漫双向共赢。

  • 赣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

    作者: □徐慧茗,何昀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赣北 旅游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进入21世纪以来备受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赣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并回顾了相关学术研究情况;接着对赣北非遗旅游开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赣北非遗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角度,从完善各级非遗名录体系、开展非遗资源普查工作、建设非遗数字化工程、开拓非遗保护资金融资渠道、建立非遗传习基地以及在创意中进行保护等方面提出了保护策略,力求找到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实现有效的旅游开发,达到合理管理、保护和传承赣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

  • 非遗舞蹈论(下)

    作者: 蓝凡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遗间性 非遗性 保护与再创造 非遗舞蹈

    描述: 舞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最基本矛盾,就是非遗性、非遗间性与"再创造"之间的矛盾。非遗性与"再创造"之间的矛盾是基础性的,舞蹈的非遗间性则构成了对非遗性与"再创造"的限制与平衡。中国在非遗舞蹈生产、保护、延续和再创造上的特殊性,是因中国历史、国情和社会制度的特殊性,以及非遗舞蹈的自身历史所形成的非遗性、非遗间性与"再创造"的矛盾统一的特殊性而造成的。中国在非遗舞蹈生产、保护、延续和再创造上采取的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政策和措施",正是为了应对这种特殊性的需要。对非遗舞蹈进行形态上的审美化,场域上的多元化和内容上的健康化,正是舞蹈作为非遗基本矛盾的中国当代化的统一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舞蹈文化的本质规定性。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以鄂温克族现状为例

    作者: 刘洋洋,冯国军,胡兴影,尹丽楠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互联网+ 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 鄂温克民族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文以化人的特点,充分体现着先辈在劳动生产中对于物质和精神需求,在当时有其独特的实用性,但时至今日,非遗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面临严峻的挑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我们需要具有各民族特点的文化生态。鄂温克民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北方少数民族,但受迁徙和一些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鄂温克民族一些传统工艺和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