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 乡村振兴背景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困境研究

    作者: 李晖,黄先锋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保护

    描述: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西方体育文化给我国的体育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我国各民族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体育非遗产品正面临着非常艰难的保护和传承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抢救和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就变得异常重要。希望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可以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来促进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健康、有序、持续的发展。

  •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模式研究

    作者: 方堃,吴旦魁,杨毅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保护模式 少数民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整体性治理

    描述: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于赓续中华文脉、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以行政为主导的保护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急剧消亡的趋势,及时有效地抢救了大批非遗项目。然而,这种模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中存在的"条块化"割裂、"碎片化"分散问题。

  • 中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中地区非遗元素的创新应用

    作者: 蔡凌燕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遗元素 中职院校 创新应用 艺术设计专业 地区性

    描述: 我国针对非遗保护工作做出了明确的指示,如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和传承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并再次强调了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些年,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国家采取了众多的科学有效措施,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教育的有效结合就是其中有效的一种.而本文就以此为基础,立足于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分析了中职院校艺术类专业教育中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应用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措施和办法,希望可以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中职院校艺术类专业教学的有效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建议,实现两者的有效发展.

  • 非遗视野下丽江纳西族女性羊皮披肩的设计特征解读

    作者: 张顺爱,管姝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羊皮披肩 丽江纳西族 文化内涵 非遗

    描述: 丽江纳西族女性披用的羊皮披肩是该民族非遗服饰中的典型代表。该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披肩的整体造型与局部装饰设计特征进行了详细解读,从中引申出丽江纳西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历史内蕴与观念传承。就造型而言,结构安排中渗透着该民族对"七"的数字崇拜,形制、廓型与材质的设计上体现出对立统一的原始辩证法思想,色彩搭配中体现出对黑与白的色彩崇拜。就装饰而言,无论是手工还是机器制作,七星圆盘传达出的是该民族价值观中对勇敢、勤劳美德的强调,披肩背带则折射出与自然"情同手足"的生态观念。

  • 门歌生涯六十载 ——殷光兰口述史料的挖掘与整理

    作者: 陈晓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殷光兰 门歌 口述史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门歌是流行于皖中、皖东、皖西地区的一种歌唱形式,即兴演唱的小段为民歌,有固定情节的坐唱为曲艺,因卖艺人沿门乞讨时演唱而得名,2006年,门歌入选安徽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区域音乐类非遗的门歌,在漫长的历史中发展、衍变、传承,彰显其独特艺术魅力,但在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当下,门歌在相当长的时间未能有效地与时俱进,出现传承人断层的迹象。鉴于此,以门歌传承人殷光兰口述史为个案,拟从门歌历史渊源与音乐特色;山王村俱乐部与门歌结缘;门歌创作和表演的深刻记忆;门歌歌集的出版与传承保护4个方面探研,试图挖掘门歌传承人殷光兰生命历程的历史细节。

  • 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研究 ——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

    作者: 孙蕊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数字化保护 高职院校 保护与传承 策略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 传播研究

    描述: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文明和值得珍惜的文化财富,其中彰显民族智慧与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这种世代相传和口传心授的活态文化遗产,很多已经随着时代发展而濒临灭亡了,还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走在消亡的征程中。这种宝贵的活态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一代代传承下来的,需要国人进一步采用新技术、新思路和新策略加以保护和传承的。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利用信息技术无可取代的优势加强"非遗"的保护,只是这种数字化保护工作还依然停留在探索阶段。很多"非遗"如同珍稀动物保护一样,如果不加保护很快就会消亡,因此,开展数字化保护工作已不

  •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实践研究

    作者: 尚佳伟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发实践 文化创意产品

    描述: 三明位于福建省中西部山区,"林深水美茶香人长寿",自然资源禀赋突出,同时历史文化资源也非常丰富,留存有深厚多样传统文化。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活态"这一特殊性传承模式流传至今,在传统文化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三明地区的"非遗"项目并未得到充分、稳定和有长远谋划的开发,导致对其的多角度继承保护、推动发展仍然任重道远。近年来,我国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市场日趋成熟,依托文化创意产品理念和框架,将三明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开发成为知名的非遗文创产品具有较好的可行性。鉴于此,非遗领域人员应精准把握文化创意产业精髓,将传统非遗项目与现代设计元素有机结合,为非遗文创产业开创广阔前景。

  • 蒲州伞秧歌在“后非遗”时代的发展探析

    作者: 肖瑞芬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后非遗”时代 蒲州伞秧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随着"后非遗"时代的到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由第一层级的普查、申报、确立名录和第二层级的研究、调查、探索过程转向第三层级的多样态发展创新中。本文以蒲州伞秧歌为调研对象,探究其在"后非遗"时代的发展状况与问题,以小见大、以点见面地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只有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才可以更好地融入时代发展的潮流,通过多渠道、宽路径推进"非遗"发展,最终将整个艺术的发展推向新高度。

  • “讲述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的红色故事”文章征集会召开

    作者: 靳卓卓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在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红色精神血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述建党一百年以来的非遗红色故事,北京市文旅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与旅游杂志社联合召开"讲述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的红色故事"文章征集会。北京京剧院、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红都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荣宝斋等18个非遗项目所属保护单位及传承人共25人参加本次会议。

  • 大运河江苏段沿岸戏剧表演等非遗类项目的保护与利用

    作者: 潘彬彬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保护与利用 大运河江苏段 沿岸非遗

    描述: 京杭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大运河沿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也进入了快车道。长久以来,因通航条件最好、人文环境优越,江苏段大运河沿岸创生和传承着传统戏剧等众多类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其保护与利用现状、主要原则并藉此提出沿岸非遗保护与利用的对策建议,对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乃至京杭大运河沿岸非遗保护工作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千阳发展非物质文化产业带动就业

    作者: 赵利平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脱贫攻坚 千阳县 技能培训 非物质文化 带动就业 文化产业 财政投入

    描述: 千阳县大力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来抓,大力发展刺绣、剪纸等非物质文化产业,助力脱贫攻坚。财政投入128万元,支持非物质文化产业的保护、技能培训、宣传等。一是培训一批能人。按照"县级培训大师、合作社培训骨干、镇村提升技能"的思路,先后在村文化分馆、县西秦刺绣文化产业园举办"千阳剪纸""千阳刺绣""千阳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等非遗项目培训,有计划

  • 大胆的小罐茶

    作者: 徐艳丽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顺势而为 联合国 非遗名录 非遗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是"大逆不道"还是"顺势而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判断。"关键是要创新。"那些正在消失的"非遗"2005年冬,文化界刮来一阵刺骨寒风,中韩"端午申遗"之争以韩国在联合国将端午祭申请为本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而告终。业界慨忿之余,国务院快速行动,次年公布了京剧等首批518项国家级非遗名录。截至2019年,我国已有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1372项、非遗传承人3068人,是在联合国拥有世界非遗记录最多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