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
新媒体背景下“非遗”外宣翻译与传播路径研究 ——以济南市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作者: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外国语学院,孙圆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济南市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不仅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而且在保护与传承方面也始终走在前列。因而,在当今信息化的变革下,为了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过程中遭受冲击,济南市大力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活动。本文以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分析阐述了新媒体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外宣策略。
-
让食客品味健康的“非遗美食” ——记全国劳动模范、焖炉烤鸭技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白永明
作者: 李盛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干一行,爱一行。以前的我认为唯有不断在所属工作领域取得突破,才能体现我个人的生存价值。现在的我在成为焖炉烤鸭技艺传承人后却能感受到更为重大的责任感。”参加工作40多年来,白永明一直坚持在“一线”工作,其带领的研发室团队研发出多项创新产品,并成功研发出“花香酥”、“蔬香酥”等多种新口味烤鸭,其中有2项荣获国家专利,赢得国内外游客赞赏。此外,为了实现“健康烤鸭”的目标,他不断在设备上进行革新,并充分运用合理膳食的原则,让食客在品味“非遗美食”
-
作者: 何微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随着社会发展,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如何建设一个区别于一般性的展品展示博物馆,立足本土特色,多角度,多形式,多手段的特色非遗展示馆,成为我们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本文以福建省非遗博览苑为例,对如何建设特色非遗展示馆进行初步的探讨。
-
非遗传承:高校育人新动能——浅议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加强大学生培养管理
作者: 齐建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成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成为教育行业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审美意识、创新能力和爱国情怀等。高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新动能融入到学生的培养和管理中,利用资源优势、创新有效模式、拓展实现途径,利于形成自身办学特色,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
-
非遗传承:高校育人新动能——浅议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加强大学生培养管理
作者: 齐建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成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成为教育行业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审美意识、创新能力和爱国情怀等。高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新动能融入到学生的培养和管理中,利用资源优势、创新有效模式、拓展实现途径,利于形成自身办学特色,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
-
地方高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效平台的研究 ——以湖南文理学院及其周边“非遗”项目为例
作者: 孙金霞,乔臣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地方高校在地方文化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强,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不断增大,地方高校作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地位日渐凸显。通过建设课程创新平台、校园文化平台、社会实践平台和文化展演平台,形成系统性的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平台,对于地方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
弘扬中国文化,传承非遗民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音乐”公益活动在京举办
作者: 黄庆参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为响应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的部署,4月27日,在第70个五四青年节和第3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来临之际,由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文创产业专项基金和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文旅中国”建设工程办发起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音乐”系列公益活动在北京马奈草地国际艺术中心举办。公益活动由圆桌研讨会和民乐音乐会两个单元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