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 我是小小传承人

    作者: 米豆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江西这片美丽的红土地,孕育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近,《小星星》杂志社联合南昌市文化馆,共同举办了“我是小小传承人”体验活动,带领小记者们走近江西“非遗”文化,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在“非遗”文化展示区,小记者们跟随文化馆的讲解员老师,了解了蒋巷黄河灯、李渡车仂灯的制作技艺及南昌采茶戏的由来。小记者们纷纷驻足,赞叹不已。

  • 从数字媒体课程训练谈辽宁非遗文化的传播研究

    作者: 李一帆,阎延,张章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文化传播 数字媒体技术 辽宁非遗文化

    描述: 依托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利用自媒体时代广泛快速的传播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与时俱进的新鲜血液,使之流入时代的脉搏,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以针对从数字媒体角度对辽宁省非物质文化传播为例,致力于探索新时代数字媒体技术运用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播研究,促进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彰显数字媒体技术在文化产业传播当中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 浅谈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 ——以镇巴民歌为例

    作者: 陈鹏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遗 融合 发展 旅游

    描述: 近几年,全国各地借助非遗开发旅游项目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融合发展是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置于文化旅游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与文化旅游活动有机结合,有选择,有适度,有成效的面向旅游市场,进行科学规划与生产性开发,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进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延续.结合镇巴近年来国家级保护名录"镇巴民歌"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成效,可以洞见延续"非遗"生命力的可行性与有效途径.

  • 漆心不止 匠心筑梦:万紫与金漆镶嵌

    作者: 刘东亮,万紫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遗保护 金漆镶嵌 漆器

    描述: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对于那些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对很多非遗传承人来说,如何应对时代的变迁,让古老的非遗技艺尽可能长久地延续下去,已成为重要的课题。作为北京宫廷艺术“燕京八绝”之一,金漆镶嵌在数百年间经历了盛衰起伏的命运变迁。万紫一直致力于继承和恢复金漆镶嵌的传统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让这种原本濒危的艺术走向日常生活之中。

  • 东莞茶园游会:让文化遗产融入大湾区现代城市生活

    作者: 毕中林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茶山镇 东莞市 粤港澳 泥塑艺术 园游会 文化遗产

    描述: 2019年5月1日,在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东岳广场,一场非遗“快闪”正在上演:一首粤剧名曲《卖荔枝》散透出岭南的古韵,悦耳的木鱼歌带人们走进古老的传说,客家山歌《清水盈盈》表达出南方人的热情与真诚……随后,旗袍队、太极队、非遗队、民族表演队等巡游队伍也陆续登场,与全场观众、演员一起,挥舞着五星红旗大声合唱,刹那间,浓浓的喜庆气氛飘向四面八方。这是“美丽湾区幸福游会”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列活动暨2019茶园游会中

  • 综合多学科 探究提能力——恭王府携手社会力量打造非遗课堂

    作者: 郝黎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恭王府 社教工作

    描述: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2014年获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此后每年全国各地优秀的非遗项目在此展示,这也为我们开展社教活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传统工艺是非遗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艺术瑰宝。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振兴传统工艺”,文化和旅游部也制订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恭王府博物馆(以下简称:恭王府)的社会教育面临与很多博物馆社教相同的困境,工作人员人数少且缺乏教育背景。

  •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民族文化融合分析

    作者: 张慧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遗语境 生活习俗 民族文化融合

    描述: 现阶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我国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语言文字方面、生活习俗方面、宗教信仰方面、服饰文化方面、婚俗文化方这些民族文化融合的表现,并分析了非遗语境下民族文化融合的未来前景。

  • 基于非遗文化传承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以湖南省隆回县国家级非遗文化传承创新人才培养为例

    作者: 刘泽松,范巧玲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人才培养 非遗文化 传承创新 改革

    描述: 本文从中职学校特色专业建设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间的联系出发,根据多年的人才培养实践,探究中职学校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新融入非遗文化传承创新的课程结构,开发适应新时代传播方式的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实现非遗文化可持续发展。

  • 导言

    作者: 桑俊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文化自愈机制”笔谈是对张举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文化的自愈机制》(1)和张举文、周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的核心问题:中国传统的内在逻辑和传承机制》(2)的回应和延伸。上述两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发表于美国《西部民俗》(Western Folklore)2017年第2期的“非遗在中国”专刊。该专刊由周星、高丙中、萧放、张举文的四篇论文和一篇前言组成。五篇文章在理论观点

  •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非遗保护的探索——以均安“关帝侯王出游”为例

    作者: 郭振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关帝侯王出游 非遗保护 互动仪式链

    描述: 均安,旧称"江尾洲",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西南部,人口170543人,每年农历九月初四到九月十九该地会举行的"关帝侯王出游"活动,已历经百年。该活动每年都会吸引超过80%的均安人参与其中,现已成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这场活动能够传承至今?人们如此热衷于参与到这种活动之中?这对当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又有什么启示?本文拟以均安的"关帝侯王出游"为个案,借助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并为非遗保护提出建议。

  • 融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传播研究

    作者: 钟燕娜,罗亮亮,张琳娜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传播优势与策略 融媒体语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中国自2006年公布的518项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至今已经达到1372项,虽则名目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传承与创新却处于“危机重重”的环境中,如何在当前环境下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刻不容缓。文章试论在“融媒体”语境下,明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现状,探寻其发展的优势,进而找到其创新传播的策略,提升非遗创新传播力。

  • 非遗视角下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作者: 张平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教学改革 非物质文化遗产 艺术设计

    描述: 本文简单介绍了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站在非遗的视角下,对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创新,以期提升高校学生的非遗意识,促进新时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