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
作者: 唐艳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川派盆景,是中国盆景艺术中最具影响力的四大流派之一。2011 年,川派盆景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开启了川派盆景艺术数百年传承与发展的一个新起点。本文通过访谈川派盆景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了解都江堰市安龙镇川派盆景传承和发展现状,分析其传承和创新面临的困难,并提出相关建议
-
作者: 肖旸,方慧琪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传承之魂,在于匠人; 创新之魄,在于匠心。 【大国工匠】 邢春荣,宣纸制造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晒制的宣纸在1979年、1984年、1989年三次荣获国家质量金奖。他研制的“千禧宣”,在2000年作为“最大的手工纸”人选吉尼斯世界纪录。2007年,他成为宣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
描述: 高丙建 1962年生,河南禹州神垕人。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市级非遗传承人。1986年至1998年创立了东方艺术陶瓷厂,2009年创建金鼎钧窑。2011年被河南省工艺美术协会授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称号。2011年获得“许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钧瓷柴烧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2012年作品《手拉梅瓶》在河南省钧瓷窑变创新大赛中获得特等奖。
-
描述: 国家级“非遗”张小泉剪刀锻制工艺传承人施金水 初冬的杭州,晨风里已有了明显的凉意,但它无法驱散晨练人的热情。在这晨练的人中,有一位今年已经85岁的长者,他就是施金水。 施金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小泉剪刀锻制工艺的传承人。 自从妻子去世后,一直独居的施金水,生活简单,极有规律。每天晚上6点就睡了,第二天早晨三四点钟起床。
-
作者: 常江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被誉为“民俗活化石”的京西太平鼓,是北京市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它更有着200多年的历史。 “童子挝鼓,傍夕向晓,日太平鼓。”这种日夜玩鼓的情形正是明清时期太平鼓的场面。本刊记者日前采访了京西太平鼓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吕翠琴。 提及京西太平鼓,还要追溯到200多年前,源自一种祭祀仪式,祈求风调雨顺,歌颂太平盛世。
-
作者: 居晓玲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乡村振兴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实现形式,近年来被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离不开乡村文化的建设,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实现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在促进农村文化发展进而实现乡村振兴道路上有着无比强大的推动力。可如今,许多非遗手艺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渐渐被忽视、被遗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