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
作者: 章文儒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保护工作 保护与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场所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知识体系 历史条件 文化多样性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为有效保护与开发非遗,应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加强规划,加大工作力度,切实保护与开发好区域文化瑰宝,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
作者: 张书慧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大国辉煌,蒸蒸日上,当今时代的发展离不开老一辈劳动人民的智慧创作与传承,留下了众多优秀的遗产。其中,一部分被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很多的民间艺术起到了提升当地经济的重要地位。最早的草编遗物是由我国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七千余年。当代大学生对非遗的重视度日益提高,不仅仅是对非遗重视度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更加深刻的喜爱。
-
作者: 张涵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所谓"地上文物看陕西,地下文物看山西。"山西历史悠久,物质资源丰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被称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古代东方的"艺术博物馆"。近些年来,山西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以历史文化为核心的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文创产为当地带来的文化传播效益与经济效益也逐渐成为当前的热门研究课题。本文以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环境下的文化资源实际为背景,将山西特色文创产品设计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山西文创产品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探索出非遗视域下山西特色文创产品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为山西特色文创产品提供一些可持续的产业发展的路径。
-
用镜头记录“非遗”影像 ——记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学院摄影俱乐部“非遗”创作团队
作者: 苏光禧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摄影 上海 教育学院 影像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作 大海 俱乐部
描述: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几乎涵盖了当前我国“非遗”名录中涉及到的所有门类。这不仅代表着“非遗”项目的文化资源之丰厚,更说明了上海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传承。但随着现代文明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许多民间优秀“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面临严峻挑战,许多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已经失传或正在消失,许多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的民俗备受冷落和遗忘,许多民间独门绝技后继乏人……
-
作者: 梁龙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近日,第三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主题大会在云南昆明学院举行。大会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的指导下,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纺联非遗办公室、中纺联新闻中心、云南昆明学院、首创置业首新事业部昆明公司、首创非遗创新发展平台承办。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原会长王天凯、党委副书记陈伟康、副会长孙淮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一级巡视员王晨阳,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副司长曹学军,北京首创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松平,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晓斌,昆明学院校长黎素梅、副校长郭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以及来自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等有关领导和嘉宾,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高校相关领导和企业代表共300余人出席了大会。
-
博物馆“非遗”类展览的多向度和综合性诠释——以“金漆辉映:潮州木雕”展览为例
作者: 兰维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博物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术界也多有探讨。潮州木雕是我国著名的传统雕刻艺术,主要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作为传统美术类"非遗",潮州木雕近年来在博物馆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展示。"金漆辉映:潮州木雕"展作为粤港合作的大型"非遗"类展览,对潮州木雕进行多向度、综合性的诠释,展览得到了各界观众的好评。结合学界对博物馆"非遗"展览的研究,该文对此展的多向度和综合性特点进行了详尽阐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美术类"非遗"在博物馆的未来展示问题进行了相应探讨。
-
作者: 宋珊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通过参与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人培训课程,了解各类非遗现今的传承现状,帮助宣传针对民间剪纸保护的理念后.笔者试图透过纸张形态,来回望传统文化的过往,解读物质背后的内涵的一些意义,以助传承人继续传说那些非物质的民俗故事.而我们更需要的是用深刻的思考来承接今后非遗(剪纸)价值的发展取向性.关于非遗剪纸的教育性,其不应再单一的指向美工与技艺,而是流向社会从而丰富本土的文化生态环境.
-
作者: 王梓煜,谢明明,杨睿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美育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现代化教育的关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美育,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对于完善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晋南地区的非遗文化为具体切入点,分析了晋南非遗文化对美育的重要性,并探究了在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对策,希望能够对新时代美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