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27 条数据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2020-06-01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拥有着古老文化的多民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资源丰富多姿,种类异彩纷呈.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追溯到原始的文化创造,如原始乐舞的表演、口头歌谣、工艺技能等,形式多样的非遗文化由各族人民世代传承.中国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精神价值、情感因素和文化意识,反映着中华民族的生存状况、文化心理和风俗习惯.虽然我国的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博大精深,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严峻挑战.所以,我们要总结经验、结合国情,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途径.
-
国家非遗长乐故事会进校园实证研究 2020-06-01
长乐故事会为湖南汨罗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好传承非遗,当地从2015年起以不同形式开展非遗进校园传承活动。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归纳了其入校园的路径,将其内容与传承方式提炼为高跷故事为主的技能体验与课程实践等四个模块,并概括了其有胆有识的精神价值、竞而和美的情感价值、尊重文化的审美价值,意义深远。
-
“非遗”舞蹈的身体人类学价值 2020-06-01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我国政治思想的变革、经济体制的改革已经成为限制“非遗”教育的主要因素,对我们民族舞蹈的继承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目前,我国正处于生态文明和信息迅速发展的社会,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关舞蹈类对我国的舞蹈行业继承带来了强有力的支持,但也出现了一些强弱文化冲击的现象。本文主要阐述了“非遗”舞蹈及其身体人类学价值。
-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意义与途径 2020-06-01
如何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具有多元的价值和意义,可以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加大投入、编写教材、技能传承等方式探索学校非遗教育的途径.
-
大数据背景下非遗关注度测量——以徽州为例 2020-06-01
徽州非遗概况徽州非遗是中国文化中一颗璀璨耀眼的明星,其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涵盖了国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大类,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它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地域性、民间性和文化积淀。徽州非遗现有世界级目录两项、国家级目录21项、省级目录48项、市级目录106项、县级以上目录274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7人;10个安徽省认定的非遗项目传习基地,为安徽非遗最多的地区。
-
小学音乐教学中非遗音乐教育功能的实现价值探讨① 2020-06-01
非遗音乐全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其蕴含大量优质传统伦理道德,例如和谐相处、家庭和睦、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为建设和谐社会带来了重要支力。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音乐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类别,表现形态丰富,文化内涵浓厚,在民间文学、传统戏剧及传统舞蹈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基于此,文章以非遗音乐为切入点,进行探索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展现非遗音乐教育功能的实现价值,致力帮助学生全方位感受音乐,并在音乐学习中提升品德素养与综合能力。
-
游客参与、真实性感知与非遗文化旅游价值开发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因而成为旅游品质化开发的优势资源。然而,为获取旅游价值而对非遗文化创造性地进行舞台化、商品化营销设计,将使其面临"真实性"问题。从旅游者主观体验的视角,分析建构主义、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三种真实性感知与非遗文化旅游价值关系,认为真实性是非遗文化旅游价值的重要来源。游客参与是非遗文化旅游产品"活态"呈现的关键要素,包含信息搜寻、信息共享、责任行为和人际互动四个维度,以此构建游客参与、真实性感知与非遗文化旅游价值开发之间的关系模型。以永春纸织画非遗旅游产品开发项目为例进行验证,并提出非遗文化旅游产品价值提升路径。
-
基于叙事传输理论研学旅行中价值理想建构和意义转移——以非遗研学旅行为例 2020-06-01
本文基于叙事传输理论,以非遗研学为例,阐释了在非遗叙事情境下中小学生价值理想的建构和意义的转移。价值理想建构是学生经历非遗叙事体验后对非遗文化内涵的领悟并建构或重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意义转移是在自我价值理想指引下产生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意向。本文认为在非遗研学课程中,非遗传承人的口头和行为叙事会让学生进入叙事传输状态,传承人讲述的故事会唤起学生强烈的情绪反应,从而建构中小学生群体的价值理想并实现意义的转移。在这其中,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与自我一致性理论帮助解释了非遗叙事影响学生价值理想建构和意义转移的内在机理。最后,本文依据影响叙事传输效果的因素对教育部门和学校提出相应的实践启示,以期为研学旅行课程的研发提供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