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674)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674)

共检索到 1674 条数据

  • 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2020-06-01

    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非遗保护意识;加强完善非遗的法律法规建设,做到依法保护;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建立非遗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进基于传承非遗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利用数字化、信息化的现代科技手段广泛真实地传承非遗。

  • 口述史: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新范式 2020-06-01

    在传统武术项目逐渐褪色、武术传承人悄然老去、经典武术技艺即将失传的今天,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传承面临诸多阻碍。本文引入口述史的新视角旨在为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传承提供更多可能,利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归纳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从口述史在武术非遗的研究上体现了鲜活生动、独家记忆,去伪存真、史料互证,追根溯源、修补历史等三大特色;从口述史在武术非遗的实施规程上建构了前期准备、实施访谈、后期整理等三大阶段;从口述史在武术非遗研究发展的前景上阐述了这是记录形式上的革新、实施措施上的简化、发展传承上的拯救。通过口述史视角的引入为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研究增添新的动力。

  • 黑河市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2020-06-01

    黑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北麓,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市,全市有7个少数民族乡,47个民族村,居住着满、朝鲜、达斡尔、鄂伦春、俄罗斯等38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达7万多人。黑河市十分重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工作,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已经取得一定成效。本文通过对黑河市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面临问题所采取的对策进行分析,为黑河市更好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出了思考。

  •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2020-06-01

    文章首先介绍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主要优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传与旅游景区融合发展。之后分析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个别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未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人民群众缺少旅游开发理念。最后探讨了促进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合理划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布局;树立品牌理念,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价值;整合"非遗"文化,避免文化重叠。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分析,希望能够为以后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一些参考。

  • 体验经济视角下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销 2020-06-01

    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扬州城市上千年的根基和灵魂.然而,随着扬州经济的快速发展,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餐饮为主要研究对象,小组人员进行实地数据考察,从而分析出扬州非遗文化遗产餐饮进一步发展的解决措施.

  • 关于四川曲艺文旅融合发展的研究——以成都重要人文景点为例 2020-06-01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笔者对成都重要人文景点进行调研走访,发现四川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民俗艺术旅游演绎市场繁荣,但对四川曲艺的片面化、符号化展示影响了四川曲艺的非遗保护传承,不利于四川曲艺的行业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应该在成都重要人文景点开设由政府主导、四川曲艺保护研究机构管理执行的四川曲艺书场茶馆,将物质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在尊重四川曲艺的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的前提下,为四川曲艺传承者搭建传统曲目的传习展演创新平台,依托旅游产业,将四川曲艺活态传承与发展重新融入现代社会生产生活,重构四川曲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几点思考 2020-06-01

    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研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特别是在非遗的保护实践和理论研究上,涉及面较全。但是,研究并非尽善尽美,还有一些亟待厘清和需要反思的地方。基于此,本文从非遗的可沟通性、非遗的传承人制度、非遗开发、非遗的数字化四个方面进行反思,希冀加深非遗的理论认识和保护实践。

  • 以步骤拆分来传承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汴京灯笼张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由来已久,本文针对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进行分析,以汴京灯笼张为例,提出一种解决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问题的可行方法——步骤拆分,在尽量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与艺术价值的同时,降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难度,为非遗产业化和面向大众传播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