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674 条数据
-
民族院校在“非遗”传承教育中的探索 ——以贵州民族大学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承载着各族人民世代承继的传统文化智慧和记忆载体。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研究热潮,新时代和现代化对其提供了新的空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民族院校在"非遗"传承教育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开展教育成为亟须关注的问题。
-
北京市非遗项目意拳的历史成因与传承发展 2020-06-01
为了对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意拳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促进其在当前环境的传承发展,运用文献资料、访谈以及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意拳历史的流源及发展、意拳本身的价值、保护传承现状等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融会贯通、推陈出新,同时吸取西方搏击的训练方法,加上王芗斋自身的领悟,使得意拳得以产生。意拳消除了繁琐的套路,对武术的时代性创新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意拳具有技击防卫、健身养生、文化传承等价值功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意拳的家庭、师徒和社会组织传承存在不足,限制了意拳的进一步发展。建议建立专门研究意拳的机构,在传承的过程中要注意对传承人的选材,加强宣传力度,推动意拳非遗活动进校园、进警营和各大传统武术比赛,在保留自身的的特点基础上加以创新,扩大社会参与人群。
-
浅谈地方艺术类“非遗”的高校教育传承与发展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最宝贵的优秀传统文化,本文阐述了孝感艺术类非遗的现状,分析了传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非遗传承视角下合唱活动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践行与思考——以山东管理学院合唱团为例 2020-06-01
将合唱实践活动融入非遗元素,并且从中提炼出更多宝贵而又丰富的教育精华成为了我们高校音乐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合唱实践活动来助力,山东管理学院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在非遗项目传习、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中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已经成为文化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合唱实践是一种功能性非常突出,并能够极好的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艺术活动。所以合唱实践活动不仅对于非遗文化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校园文化整体的建设与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探索——以楚绣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的文化价值和艺术精髓在漫长的时间里,产生不同程度的流失,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教育资源的整合迫在眉睫,前者需要稳定的教育体系予以传承的实现,后者需要吸纳传统工艺的技艺、审美及文化内涵。课题采纳布鲁纳的编码系统和知识结构理论及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作为支撑,探索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刺绣工艺美术的融合,构建“四步”式教学模式:一、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二、分解“非遗”要素,将其转化到教学课程中;三、构建实践平台;四、设置多元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以此来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深度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体系。
-
面向儿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研究 2020-06-0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代更替、多元文化冲击下面临着存续危机。儿童是民族文化延续的基础,面向儿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能够使其在数字时代重新焕发生机。基于对儿童认知特征、信息使用行为等方面的分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形式上可以采取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数据库,交互式阅读资源,线上学习平台,移动端应用软件,互动式网络视频和传承空间的数字化辅助资源等形式;在面向儿童的非遗数字化传承路径上可以采取原生地传承,学校或传承基地传承,社区传承,博物馆传承,城市公共空间传承和利用网络虚拟空间传承等路径。
-
从舞剧《醒·狮》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2020-06-01
舞剧《醒·狮》集民俗、民间舞蹈、南拳、醒狮、木鱼说唱等广东代表性的"非遗"为一体,用当代人的审美视角和现代创作技法让传统与现代进行有机融合,以高品质的艺术表现形式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台艺术转化。本文对舞剧《醒·狮》的技艺表现、制作设计、思想内涵等方面进行剖析,探究传统"非遗"如何在当下实现传承与创新。
-
将“唱曲子”引入校园之实践探索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它记录着风俗人情、文化理念,是民族个性、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表现,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作为闽北山区的建瓯人也有着引以为傲的非遗代表作,其中一项就是“唱曲子”。在我国,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已被国家高度重视,“非遗传承进校园”是国家正在提倡的一种传统文化教育。我们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为推广传承“唱曲子”这一非遗民间曲艺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因此,近两年建瓯实验小学已参与到了省级专项课题《校本特色课程唱曲子(非遗)的开发与实践研究》当中,并将“唱曲子”引入了校本课程。本文着重分享将“唱曲子”引入校园之实践探索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