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674)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674)

共检索到 1674 条数据

  • 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策略探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反射着历史的光芒与荣耀。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更好地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非遗领域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本文将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作为研究对象,从推进数字化建设、搭建展示合作平台、提升民众保护意识等几个环节进行了探究,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助力。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困境及应对策略 2020-06-01

    本文将以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文简称非遗)的保护为对象,梳理与分析其出路,并深入讨论非遗保护的困境与问题形成原因。结合法律、政策、时代特性设计保护理念,希望可以更好的保护我国的非遗项目。

  • 浅谈非遗传承人提高文化素养的必要性 2020-06-01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我国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愈加凸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实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已成为重要课题。基于此,文章探讨了非遗传承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有效路径,以期更好地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遗保护与传承视野中的高密扑灰年画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我国有着广发的分布,其中的传统手工艺更是不胜枚举,山东的民间工艺制作品类繁多,高密扑灰年画就是较早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民间技艺。研究高密扑灰年画制作工艺与当代发展对我国非遗保护与传承有着重要意义。

  • 浅析教育视角下非遗传承视野下群众文化工作开展问题及对策 2020-06-01

    随着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尤其是文化理念层面的转变,使得我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力度不断地加大,如何有效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具有很强现实意义与必要性。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是社会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群众文化工作中渗透,不仅仅能够丰富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而且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上述基础探究非遗传承视野下群众文化工作开展问题及对策,十分关键。本文将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以及传承的实践,对于群众文化工作的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为今后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做出相应的依据。

  • 非遗进校园的教学理念与模式的探讨 2020-06-01

    十八大以来,国家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很大的保护力度,扶持传承人个人的发展,鼓励用当代新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技艺的传承与发扬.本文通过分析探讨了"非遗进校园"的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包括非遗传承人的专题讲座、本土非遗文化和技艺的采风考察、通过专业教师将传统技艺引入课堂以及鼓励年轻一代进行创作实践等内容.

  •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和蕴涵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所特有的精神品格、群体思维和文化意识,因此"非遗"是活态文化,更多地要依靠社会中人有意识的保护与传承.近几年,随着国家的高度重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保护工作陆续开展,有效地挽救和传承了一批濒临灭绝的"非遗",但与此同时,"非遗"却呈现出消亡速度越来越快,消亡数量越来越多的趋势.这其中固然有"非遗"生存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等原因,但"非遗"传承模式与当今社会的日益脱节也成为一个重要因素,如何重建适应当今社会现实情况的传承模式,已经成为关乎"非遗"发展和国家文化繁荣的重要课题.

  • 赣榆“肘鼓子”及其传承人 2020-06-01

    赣榆地方戏曲"肘鼓子"终于成功入选省级非遗项目,这对于老艺人彭仁善、王起娥夫妇来说,是一种安慰。要知道,由"肘鼓子"演变而来的胶州茂腔,早在2006年初就成功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被誉为"胶东之花"。连著名作家莫言都感慨故乡高密的茂腔令他魂牵梦绕,是个"拴老婆橛子戏"。其实这个"茂腔"也是"肘鼓子"的一种。当然,与其说"茂腔"是一种"肘鼓子",倒不如说"肘鼓子"才是"茂腔"的鼻祖,因为在苏鲁两省交界地区几乎所有的地方戏曲都是由"肘鼓子"演变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