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95 条数据
-
苏中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工匠技艺”与室内设计的融合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发展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非遗中的工匠技艺与室内设计融合,并不是简单的对传统技艺的再现,而是通过对传统技艺的深入研究,为室内设计注入文化灵魂,从而提升设计品质。通过本次研究可以提升传统技艺的认知度,同时开发传统技艺与现代室内设计的融合方法,从而挖掘传统技艺的精髓为提高现代室内设计的文化性提供理论支持。
-
非遗保护视域下贵州苗族蜡染技艺传承的问题与策略探析 2020-06-01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族蜡染技艺,它的保护与传承对于手工技艺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方法论体系建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尽管贵州苗族蜡染技艺的传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其传承的过程中依然存在非遗的原真性缺失、传承主体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不足、外界过度干预下造成的"保护性破坏",以及人们的传统文化自信与自觉意识遭受冲击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对贵州苗族蜡染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
新春非遗畅享指南 2020-06-01
雪地冰天,红火大年。正值春节、寒假双重假期,小伙伴们,是时候放飞自我、畅享新春的时候了。因为春节,家长们讲究传统;因为寒假,小伙伴们推崇新潮。本刊编辑部的大朋友们倡议大家找到最大公约数——精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勿拘室内户外,开动所有感官,拥抱传统,畅享新潮。一份《新春非遗畅享指南》是本刊为大家送上的心意和祝福。
-
因技艺施策,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回归现代生活 2020-06-01
近年来,凤翔街道办事处在辖区范围选出发展潜能比较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利用资源的再生性,将历史的、静态的、古老的文化资源与当代社会相融合,进行开发、利用、创造,变成现代的、时尚的、融入生活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为古老技艺注入现代设计与审美理念,使其融入现代生活.根据技艺的发展潜能,实施不同的传承保护和利用策略,达到既传承非遗文化,又发展地方经济,同时也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目的.
-
英石碟景创作与中学美术教学相融合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0-06-01
广东英德英西中学结合中学美育教学,充分挖掘英石假山盆景的本土化特色与魅力,以“英石碟景”为主要研究方向、创作形式及教学手段,传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英石假山盆景制作技艺”。英西中学美术科英石碟景教研小组的教学过程包括山水审美的常识教学与训练、底图构思和设计、制作实践、交流与点评4个教学步骤。英石假山盆景制作技艺非遗传承的教研活动重在结合美育培养与技术实操两方面。
-
长盛川湖北青砖茶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 2020-06-01
湖北青砖茶是我国黑茶鼻祖,属于深度发酵茶。长盛川湖北青砖茶创始于1368年,技艺传承至今已有650年的悠久历史。本文总结了湖北青砖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现状,分析了长盛川技艺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也提出了关于湖北青砖茶非遗传承与创新的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扩大湖北青砖茶非遗文化影响力提供参考。
-
舌尖上的辽宁 非遗味道御膳制作技艺 2020-06-01
御膳,即宫廷菜,以"稀贵、奇珍、古雅、怪异"著称,虽早已流入民间"与民同乐",但仍保留着贵族风范和气质,华贵珍奇又不失配菜典式的独特风格。当下盛行的宫廷风味菜肴,有南味、北味之分,主要以几大古都为代表。南味以金陵、益都、临南、郢都为代表,北味以长安、洛阳、开封、北京、沈阳为代表。2020年,御膳制作技艺入选辽宁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从宫廷到民间,又再次以非遗的名义重回大众视野,这也算是官方对宫廷菜的另一种"加持",宫廷御宴终于"飞入寻常百姓家"。
-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产业化趋势发展研究 2020-06-01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数量繁多,但依然存在保护不当和开发乏力的现实问题.如何做好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产业化开发是处于转型期社会的根本任务之一.本文在分析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强调辽宁非遗的保护措施及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