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64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3641)

共检索到 3641 条数据

  • 地理要素在传统无形文化传承中的空间印迹——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2020-06-01

    传统无形文化传承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基于山西151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位置信息和DEM、气象、河流、人口、经济、古道等基础数据,以ArcGIS 10.3地形分析、缓冲区分析、时间成本距离等获取山西自然、经济、社会、历史地理环境的多维属性,并提取非遗点地理信息,采用非遗密度、区位商和地理探测器分析非遗分布对地理环境响应的差异。研究结论:①自然地理环境对非遗分布起基础作用。非遗偏好低中海拔、坡度<5°、平原盆地台地、临河、10℃以上积温≥3000℃、年均降水量≥500 mm地区。②在人文地理环境中,非遗对交通环境的响应最高。非遗集中分布在县级行政中心2 h、市级行政中心4 h公路通行圈。县/区人口越多,非遗越多;五成多非遗位于乡村。在人口超过50万的区县,非遗主要集聚于建成区;在人口小于20万的区县,大部分非遗则分散在乡村。非遗分布与地区经济相关性不明显,非遗高度集聚区位于古代高级政、商中心。③非遗对地理环境的响应具有要素综合性、尺度差异性和空间异质性。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公共文化服务创新 2020-06-01

    作为文化大国,和"非遗"大国,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一直较为重视,发展至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新时期,服务型政府的新理念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即政府应当在这其中起到实质性的主导作用。应当看到目前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尚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物质文化遗产数目、种类较多,但影响不大;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财政保护出现中央与地方的失衡;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固化,方式单一。基于此种问题,本文从目前公共文化服务创新角度,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改进建议,以期完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 非遗展示的传播与接受方式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遗展示遵循本真性、整体性、可持续性的原则,在展示空间采用非遗实物展品和数字化新媒体技术相结合的展陈方式,使得非遗在观者与其自然历史背景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非遗信息的传播能够扩大其影响力,加强社会群体的持续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 中国面塑艺术发展现状及可持续性探讨 2020-06-01

    面塑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民俗艺术的典型代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消费观念不断变化,面塑艺术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针对当前面塑艺术传承主体角色分化,经营和传承方式多样化的现状,提出面塑艺术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大胆进行传承和创新;充分发挥传承人的主体能动性;从多种渠道扩大传播力度,推动非遗衍生品的开发;重点挖掘面塑的民俗价值,增进面塑的社会教化功能等。

  • 新媒体环境下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意传播 2020-06-01

    随着数字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不断应用,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拥有较为完善的资料档案,非遗研究的重心逐步从静态的数字化保存,转变为动态的创意开发与传播。在新媒体带来的泛娱乐化、信息碎片化的影响下,非遗文化在创意传播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变异和缺失,如何看待新媒体环境下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意开发之间的关系,是当下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认为非遗是发展中的活的文化,其本身具有极强的可塑性,非遗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意开发带来了非遗文化呈现形式的多元化、传播空间的拓展以及在跨界融合中的引领效应,是对非遗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实践研究 2020-06-01

    三明位于福建省中西部山区,"林深水美茶香人长寿",自然资源禀赋突出,同时历史文化资源也非常丰富,留存有深厚多样传统文化。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活态"这一特殊性传承模式流传至今,在传统文化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三明地区的"非遗"项目并未得到充分、稳定和有长远谋划的开发,导致对其的多角度继承保护、推动发展仍然任重道远。近年来,我国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市场日趋成熟,依托文化创意产品理念和框架,将三明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开发成为知名的非遗文创产品具有较好的可行性。鉴于此,非遗领域人员应精准把握文化创意产业精髓,将传统非遗项目与现代设计元素有机结合,为非遗文创产业开创广阔前景。

  •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晋商关系研究 2020-06-01

    该文以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目前公布的5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主要线索,讨论其与保护区整体文化生态之间的关系。以晋商作为关键的连接要素,结合碑刻、地方志、文人笔记等地方文献及田野调查资料,按照非遗类型进行分类,讨论晋商与民间文学、晋商与民间表演艺术、晋商与武文化、晋商与传统工艺与技能、晋商与商贸习俗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晋商对保护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上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保护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晋商的历史情况亦有所反映,晋商文化走廊则是串起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线索。

  • 基于非遗传承背景下的群众文化发展路径探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应用不断得到社会的重视,人民群众对于区域文化的兴趣也越来越浓重,在这样的背景下,群众文化的发展得到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发展好群众文化,充分发挥群众文化的作用,就必须搞清楚群众文化与非遗文化的相互关系,针对现阶段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群众文化传承与创新举措,才能保证群众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