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57)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357)

共检索到 357 条数据

  • 关于《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的说明——2018年7月27日在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 2020-06-01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就提请本次会议审议的《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作如下说明:一、立法背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施

  • 立法守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0-06-01

    我省是非遗的资源大省。目前,全省共有七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0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69项,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3位,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35位,设立了二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一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

  • 如果汉字会说话 ——访谈雕版印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永林 2020-06-01

    雕版印刷术伴随着扬州这座城市走过了漫长的岁月,然而这项曾经让扬州城名噪一时的传统技术,由于现代工业化的进程和现代印刷技术对传统手工业的冲击,渐渐退出历史舞台。2006年以来,扬州的"雕版印刷技艺"项目相继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及随着有关部门的重视,"非遗"话题热度逐渐上升,人们的目光慢慢转移回到了传统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认识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所蕴含的人文信息和历史价值还有工艺流程都具有重大意义。2019年7月29日,荣宝斋木版水印中心、荣宝斋团委、《艺术品》期刊共同举办的"如果汉字会说话——谈雕版印刷的工具制作和使用技艺"非遗讲座在荣宝斋大厦开幕,活动由荣宝斋副总经理李学焦主持,主讲人是全国唯一掌握全套纯手工雕版印刷技艺并且可以运用到古籍生产的机构——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的副社长张永林。本期"拾遗"栏目特别邀请了张永林社长谈谈他所认识和专擅的雕版印刷技艺。

  • 非遗“新生代”传承人的优势和困境 ——以河南省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生代”传承人(以下简称“非遗‘新生代’传承人”)群体以青年传承人的身份,将工艺美术设计的“文创化”理念注入到当今的非遗项目之中,面向市场与消费者开发出一系列实用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兼备的文创产品。它们既保留了传统技艺传承的“原汁原味”内涵,又在技艺之外的文化底蕴上实现开拓创新。此外,他们通过市场化营销、商业化运作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收入,以个人收益缓解了非遗传承的经济压力,进而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创新与发展的双赢局面。

  • 武当玄门太极功夫培训基地揭牌 2020-06-01

    6月27日,湖北省非遗项目武当玄门太极功夫培训基地在古城襄阳香水云隆重揭牌。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武当玄门太极第十二代掌门人、襄樊市武当拳法研究会副会长、武术协会副主席、武当玄门太极研究会顾问、总教练、85岁高龄的彭玉芳老师,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主任王金安,襄阳市武术协会会长徐

  • “非遗”进校园,薪火锻造传承链 2020-06-01

    2018年9月13日至17日,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盛大举行。“非遗校园行”作为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25所学校参与展示展演活动,并且集中对传统美术、传统戏剧、曲艺等校园传承成果进行展示和评比,使更多的青少年了解非遗、参与非遗、传承非遗。如今,全国许多中小学校都将非遗项目、非遗课程作为一大教育特色,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学到流传了几百年、几千年的老手艺。得益于此,“非遗”蕴含的教育价值——比如爱国主义情怀、创新精神、技能技艺、意志品格、民族自豪感等——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传承。

  • 非遗进校园的实践与反思之考核管理刍议 2020-06-01

    笔者经过近3年的摸索,累积了部分关于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入非艺术类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体系的实操经验,本文拟对非遗制作技艺进入课堂教学的考核管理问题提供部分可参考建议。课程预期教学效果笔者与同事将面塑非遗项目引进课堂,不仅是简单地让学生观看传承人展示技艺,而是要结合学校和专业相应的培养目标,为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

  • 洋弟子拜师:“我在重庆学非遗” 2020-06-01

    我在重庆学非遗,邀请外国青年向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拜师学艺。从5月开始,巴南区陆续举办7个非遗项目(接龙吹打、接龙小观梆鼓舞、木洞山歌、姜家舞龙、重庆树叶制作技艺、明三娘面塑、鱼洞乱针绣)22节"非遗"课程。这是一场璀璨夺目的文化盛宴,吸引了众多外国青年前来学艺,为此着迷。"中国是个伟大的国家,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能够参加学非遗活动,我很幸运!"来自俄罗斯的伊万诺娃是活动的首批参与者,她不仅在启动仪式现场学习了巴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