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57)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357)

共检索到 357 条数据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制度的现状及完善 2020-06-0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起步较晚,在传承人保护制度的规定上没有良好的贴合现今的社会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也造成了传承人认定制度存在不足、权益保护程度低、退出模式存在不足等问题。基于对上述问题和现实情况的考量,应及时采取完善认定模式、创设濒危非遗传承人抢救机制、保障对传承人的有效扶持、完善传承人制度的退出机制等对策予以解决。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思考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活人,具有活态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在于保护传承人。文章通过分析非遗传人的特征、现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中的几种悖论,提出创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几种途径。

  • 留住『上海匠心』 2020-06-01

    在我们周围,生活着各行各业的“匠人”,他们技艺精湛,创造力强,是各自行业的佼佼者。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部分杰出匠人被评定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们的匠心精神在振兴中国制造业、振兴传统手工技艺的大背景下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上海非遗传承人的匠心精神是保持城市活力

  • 让更多文化遗产“活”起来 2020-06-01

    并非所有传统文化都属于非遗传统文化既有积极的部分,也有消极的部分,如"三寸金莲"就属于典型的文化糟粕。当前一些地方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成了摇钱树,在经济利益诱惑下,打造假民俗,甚至将一些荒唐的民间习俗、传说申报为非遗项目。这其实是在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良好生态,也是在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遗视角下传统武术拳种传承人保护机制的构建 2020-06-01

    传统武术拳种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人有责任、有义务应努力将其发扬光大,主动继承和发展传统武术拳种。对此,基于非遗视角,从民间传统法法律体制和西方外来文化两方面,分析当前影响传统武术拳种传承人保护的主要因素。从五方面构建传统武术拳种传承人保护机制。

  • “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现代泉城建设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2020-06-01

    近年来,济南提出打造全国的区域性经济、金融、物流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与山东经济文化强省相适应的现代泉城的科学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作为建设现代泉城的重要文化资源,它的有效传承和创新发展将会极大助力现代泉城建设。以融合的思路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多个领域合作的“非遗+”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融入现代生活的需要,也正成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建设现代泉城进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措施推

  • 非遗再设计,见人见物见生活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文化基因,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科技迅速发展,信息高速迭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也不断变化,要更好地保护与传承非遗,势必要结合时代发展,采用创新的形式。创新设计对激活古老的非遗至关重要,融入生活的再设计将赋予非遗产品、非遗技艺、非遗工艺新的活力。如何帮助传统工艺等非遗走进当代社会、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让非遗

  • 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 2020-06-01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呵护,也是对我们民族文化创造力的珍视。近些年来,我国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初步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分层级的保护体系。但是,一些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工作却依然有待完善。为此,本文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入手,对如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展开研究,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