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674)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674)

共检索到 1674 条数据

  • 温州“老字号”有颗年轻的“心”——“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温州市开展 2020-06-01

    昆腔袅袅盈盈入耳,武术"快闪"博人眼球,传统匠人手中的"老活计"引来年轻人探寻的目光……6月13日,浙江省温州市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启幕。本次活动以"非遗传承健康生活"为主题,由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鹿城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各县(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协办。

  • 守护非遗传承文化——记湖南雨花非遗馆创办人郭存勇 2020-06-01

    前不久,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选送推荐的湖南雨花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雨花非遗馆创办人郭存勇获评"2019非遗年度人物提名",成为湖南唯一获奖者。这是对其守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肯定和褒奖。自2015年郭存勇创办雨花非遗馆至今,359个非遗项目、200余名传承人在此聚集。近两年来,雨花非遗馆通过民办公助的模式搭建非遗人才孵化创新平台,以"非遗+旅游"等模式帮助传承人走向市场,促进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致力打造名副其实的非遗高地、文化胜地、人才福地、创新基地。

  • 新媒体语境下非遗数字化保护的思考与传承教育 ——以广东省音乐类非遗为例 2020-06-01

    一、前言自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媒体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成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广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尤其是音乐类非遗给人以多层次和丰富的感受。对于广东省音乐类非遗的学术研究,正逐渐从单一转向多角度的研究,文化遗产数字化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 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传承 2020-06-01

    蜡染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蜡染属于民间美术,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基础。技艺的传承离不开实践。将蜡染技艺引入美术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拓宽蜡染艺术的传承路径,激发“非遗”文化的生命活力。

  • 梁金辉:要加速白酒酿造技艺申请世界非遗 2020-06-01

    2010年以来,世界饮食申遗之风盛行,截至目前,已有包括法国大餐、地中海美食、日本料理等在内的七项饮食文化,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饮食文化虽然博大精深,但还没有一项成为世界非遗。全国人大代表,古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梁金辉提出建议,把"中国白酒酿造技艺"作为国家申请世界非遗的重点工作加速推进,以实现"食文化"世界非遗零的突破。中国白酒酿造技艺传承千年,其所蕴含的历史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梁金辉认为这些都

  •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与非遗传承个案研究 ——以“湖南花鼓戏”为例 2020-06-01

    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于提髙全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当前,中国轰轰烈烈的非遗保护运动进人非遗后时代,把遗产挖掘出来进人名录并不是终极目标,“非遗后时代”重要任务就是科学保护、广泛传播。在众多的传承方式中,学校是未来国家精英的摇篮,但是髙校作为国家青年的聚集地,却没有重视传统音乐文化。

  • 纺织非遗的创造性传承 2020-06-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中华传统文化经过千年的演变过程中,纺织非遗技艺的传承发展经过传承人的薪火相传和世代守护,已经形成为一种融合发展的工艺类别,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奠定了理论基础。近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稳步推进,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也在逐步实施,纺织非遗的创新模式正在推广发展。

  • 挖掘“非遗”民族之花,让传统文化芬芳校园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它承载着人类共同的文化基因。我国五千年的悠悠历史中积淀了底蕴丰厚、异彩纷呈的多民族、多元化的文化遗产,它们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记忆之根,也是华夏民族的精神脊梁和历史见证。如何将“非遗”这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更好的薪火相传,是我们教育人应该思考的问题。探索有效途径和策略,进行校园非遗活态传承,对弘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具有积极推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