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674 条数据
-
非遗视域下的扬州漆艺传承人现状研究——以张宇为例 2020-06-01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视域下,对于像扬州漆艺这样的活态遗产,传承人在对其传递、延续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多种热门行业兴起,无形中影响了扬州漆艺的工艺价值与产业地位,为其可持续发展设置了重重障碍。该文以扬州漆器髹饰技艺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宇为例,剖析其从艺经历、技艺传承等内容,希图略窥以其为代表的扬州漆艺传承人现状,进而探寻出一套规模化、规范化的传承人保护体系,以保证扬州漆艺的传承。
-
“非遗”视野下傩戏的传承与发展——以宁都中村为例 2020-06-01
随着中村傩戏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在'非遗'的视野下,传承主体的变化与保护主体共同作用下,傩戏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增强文化自觉意识,充分发挥保护主体的各方作用,才能更有成效地传承与发展中村傩戏
-
非遗文化进校园实现路径的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沉淀下来的绚丽瑰宝,但如今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湮没在历史长河中。本文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意义和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非遗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实践的路径。
-
论藏族热巴鼓舞的保护与传承 2020-06-01
藏族热巴鼓舞文化历史悠久,距今一百多年,其舞姿舞步神秘莫测,男舞者要求四肢灵活,刚健有力,女舞者要求舒展大方,灵活协调,长期积累沉淀醇厚的艺术文化,但热巴鼓舞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面临着消失的困境,可见保护与传承热巴鼓舞文化,急不可待。鉴于此,文中通过对藏族热巴鼓舞的初步了解,阐述了藏族热巴鼓舞的内涵及其特征,基于藏族热巴鼓舞的保护现状,进一步从政府、传承人与教学及社会展演等多个层面,分析藏族热巴鼓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历代、社会传承的实际情况,就非遗热巴鼓舞知名度、原生态热巴鼓舞保护及传承方式等方面,深入探讨藏族热巴鼓舞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与传承路径,有助于提升对藏族热巴鼓舞的认知,为推动藏族热巴鼓舞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
基层文化馆在保护传承当地非遗的功能作用 2020-06-01
在我国民族发展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生活方式演变的主要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根本上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传承,而各基层文化馆则是本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主要执行机构,在基层文化馆的日常工作过程中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者的确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技艺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有效指导。
-
“非遗”语境下地方戏曲资源的保护与传承 ——以孝义皮影、木偶、碗碗腔为例 2020-06-01
孝义皮影、木偶、碗碗腔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受困于市场萎缩、技艺失衡、人才断档、形式固化等不利因素,长期无法彻底摆脱低迷状态。当前在"非遗"保护视野下,地方剧种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在政府的组织与引导下,逐步恢复演出空间、完善传承机制,以非遗教育、文化产业为契机,调动从业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唤醒人们心中的文化记忆,进而获取民众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获取感和参与感。
-
非遗政策主导下的甘肃陇东秧歌传承策略 2020-06-01
非遗政策是政府主导下的保护我国传统技艺、节庆、礼仪、体育、游艺活动的重要政策依据。甘肃陇东秧歌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后,从政策上将该民间舞蹈纳入了保护范围,然而如何依据政策要求,建构针对性强、切实有效的传承机制则需要展开进一步深入研究。基于此,文章在简要介绍非遗政策保护甘肃陇东秧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非遗政策主导下的甘肃陇东秧歌传承策略,为更好地保护陇东秧歌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借鉴价值。
-
民族地区非遗传承 2020-06-01
我国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胜枚举,时代的变迁,潮流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今面临一些问题。其中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的问题更胜,本文以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侗傩“咚咚推”为例,简单探讨民族地区非遗传承现今状况、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