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4)
新闻(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4)
政策法规(1)

共检索到 5 条数据

  • 非遗传承:用实践演绎“见人见事见生活” 2020-06-01

    非遗保护,贵州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早在2002年,贵州就出台了《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2012年,《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发布;2013年,《多彩贵州·侗族大歌传承保护发展行动计划》实施;2014年,《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年)》印发,明确省级财政在原有基础上每年增加非遗保护经费1000万元,并要求各市(州)、贵安新区及各县(市、区)也要建立非遗保护发展专项资金。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应对之策——以武汉四项传统小吃变迁为例 2020-06-01

    近年来, 国家和湖北省相继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为贯彻实施这两部法律法规,2016年,武汉市出台了《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武汉非遗保护条例》).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武汉非遗保护条例》,更好地传承、保护和发展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以蔡林记热干面、老通城豆皮、四季美汤包、小桃园煨汤等四项武汉传统小吃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应对之策

  •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 2015-07-03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已由江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15年5月28日通过,自2015年9月1日起施行。

  • 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条例公布施行 2020-06-01

    8月20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条例》公布,今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公布实施,填补了红河州非遗传承人保护方面的法律空白,标志着红河州非遗传承人权益保护工作迈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条例》共六章三十条,以立法的形式对非遗传承人的申报认定、保护传承、保障措施、法律责任进行了规范.

  •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正式实施 2020-06-01

    6月1日,北京市非遗保护的重要里程碑《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北京市首部关于非遗保护的法律法规,为推动具有北京特色的非遗保护工作可持续开展,奠定了坚实、科学的法律保障基础,有利于促进全社会形成共同保护非遗的良好氛围。《条例》强化了调査和保存制度,完善了分类保护措施,并要求政府结合节庆、庙会、国际交往等活动宣传展示非遗,合理利用历史建筑、工业遗址等为非遗提供传播场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