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88)
新闻(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88)
非遗资讯(1)

共检索到 89 条数据

  • 古寨非遗又芬芳 2020-06-01

    近几年,非遗热得烫手,成为时装界追逐的一种新时尚。6月9日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由北京市举办的最大规模的非遗主题活动“流动的文化——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大展”在农展馆开幕。无独有偶,由文化和旅游部支持的“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活动也在古香古色的恭王府拉开大幕。在全国,上海世界非遗展、山东非遗博览会、成都非遗节等也

  •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广州)启动及宣传展示活动侧记 2020-06-01

    2019年6月8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主会场启动及宣传展示活动于6月7日至10日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中国40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齐聚羊城,充分展现了中国非遗保护的生动实践。

  • “非遗”保护视角下民俗民间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以甘青黄河流域“羊皮筏子”漂流活动为例 2020-06-01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对甘肃、青海黄河流域“羊皮筏子”的历史渊源、文化变迁、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研究表明:“羊皮筏子”目前存在着传承人员断层、运作管理无序、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研究认为:加强对“羊皮筏子”传承人的资格认定、资金扶持,建立专门管理机构;大力宣传加强文化意义上的保护;规范管理保证“非遗”视角下的传承;借力“黄河”打造体育旅游中的品牌;依托赛事加快产业模式下的发展等是“羊皮筏子”传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 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证展演活动在雄安新区举行 2020-06-01

    12月27日,"多彩非遗美丽雄安"河北雄安新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证展演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举行。7位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1位新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获颁相关证书。雄安新区将继续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创新雄安非遗保护发展方式,传承文脉,讲好雄安故事,服务新区人民,展示新区形象,充分发挥非遗在雄安高质量发展中的功能作用。

  • 探究古陶技艺传承非遗文化——安徽阜阳北照古陶探究与传承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2020-06-01

    活动背景中国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公元前4 500年至前2 500年的时代。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古陶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技艺正在被世人所淡忘。为传承和弘扬古陶文化,普及陶艺科学知识,我校邀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北照古陶"传承人李俊老师,在和谐路小学成立李俊陶艺工作室。孩子们通过亲自动手体验制作陶艺,探究北照古陶流传至今的原因,从而把这项非物质文化遗

  • “非遗”时尚超出想像 2020-06-01

    《延禧攻略》在这个夏天赚够了话题度,也让非遗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不久前举办的2018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其中最亮眼的元素之一。400余件非遗跨界作品为观众展示了非遗传承人与设计师的妙手匠心。

  • “非遗”在中国基础美术教育中的创新提案 2020-06-01

    人是意义的存在物。这个本质,决定了任何教育的起始活动都是人为的事情,由此内在性规定了人类任何类型的美术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是一个意义事件,而非“事件意义”。意义事件是指凡出现的一个道理和行为都是公正适宜的事情。“事件意义”则是指在一个想法和行为中有可能存在着公正适宜的内容。21世纪初,在中国广泛兴起与持续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下简称“非遗”)进入中国中小学美术教育体系这件事情,就是中国基础美术教育的一件十分显明与重要的“当代意义事件”。同时,从始至今讨论“非遗”进校园的活动或研究也一直在持续。那么,在当下,对中

  • 宜春非遗项目亮相江西省首届文昌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活动 2018-09-30

        9月27日至30日,由江西文化厅、抚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江西省非遗研究保护中心、抚州市文广新局、抚州市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管委会承办,各设区市文广新局、非遗研究保护中心协办的2018年江西省首届文昌里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在抚州市文昌里古街大广场和万寿宫西草坪隆重举办。我市组织了传统舞蹈类国家级非遗丰城岳家狮传统技艺类省级非遗樟树四特酒制作技艺高安腐竹制作技艺丰城冻米糖制作技艺和传统美术类省级非遗宜丰根艺等5个项目参加本次展演展示展演展示期间,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杨丁,省非遗研究保护中心主任程明、副主任傅安平等领导来到我市展区参观指导。        近年来,我市先后组织数十个项目参加全国、全省非遗展演展示活动,积极创造条件让非遗资源走出去、活起来,有效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