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869 条数据
-
从非遗保护角度看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的意义 2020-06-01
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以下简称"百戏盛典")自2018年开启,2020年落下帷幕,连续举办三届,将全国现存348个剧种全部呈现在舞台上,堪称中国戏曲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活动,足以彪炳史册。官方和专家多从戏曲艺术和剧种发展的角度谈其意义和价值,这无疑也是盛典最引人关注的地方。但值得注意的是,戏曲也是我国极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我国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开展以来,348个剧种都已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的剧种有165个,有5个剧种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清单
-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研究综述 2020-06-01
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基于这一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颇具旅游价值,许多国内外学者也看到这一点,纷纷把目光投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上。本文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探索目前非遗旅游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现状,发现问题,并发掘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以数字技术助力“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以小学美术拓展课“皮影定格动画《走路的人》”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以人为媒介的活态文化。如今,保护和传承“非遗”日渐成为一个国际性课题。皮影艺术历史悠久、内涵深厚,被视为我国民间艺术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似乎己远离我们的生活,学生即便对“皮影”有所耳闻,但真正去了解它的机会很少。
-
在孩子的心里留下文化的印迹 2020-06-01
幼儿教育:很多人似乎对非遗有所误解,或者说理解上较为单一,您可以先帮我们厘清这个概念吗? 王春燕: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
-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政策解读 2020-06-01
2019年11月13日,《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经市政府第15届9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为做好该规章的实施工作,具体解读如下:一、《办法》出台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极端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丰富灿烂的传统文化
-
他用一个“甲子”的坚持 复活久河卓舞 2020-06-01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中,历史铭记着雅砻河谷曾经的辉煌,铭记着青藏高原上人类文明诞生的伟大。久河是西藏山南琼结县下水乡的一个村,著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久河卓舞”从这里发源。“久河卓舞”距今至少已有1300多年历史,2014年,“久河卓舞”被列入囯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年74岁的尼玛旺久老人就是这项非遗的传承人。在他60余年的舞蹈生涯中,经历了旧西藏衣奴社会的残酷和岁月的风雨,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久河卓舞这一民族文化瑰宝的探寻和拯救,他用了一个“甲子”的生命,以梦为马,踏歌而行,谱写了一曲卓舞的壮歌。
-
非遗保护视野中彝族“梅葛”的活态传承 2020-06-01
一、彝族“梅葛”的文本表述为了保护濒临灭绝的文化传统,作为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举措,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把人类的“口头传统”作为非遗的重要内容和样式进行了表述。史诗“梅葛”作为楚雄彝族最为重要的口头传统,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
文化馆如何开展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以鄂温克旗非物质文化保护状况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体现,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背景下,要想实现文化综合性发展的目标,就必须要做好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文化馆作为基层非遗工作的直接保护单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工作包括针对当地少数民族以及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全面普查、搜集、整理及申报项目等保护工作.现阶段,基层文化馆如何更加有效发挥其自身作用并且全面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是目前摆在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主要任务.笔者作为长期工作在基层的文化工作者,对于工作30年的鄂温克旗文化馆非遗保护工作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有着以下分析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