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9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91)

共检索到 91 条数据

  • “非遗”教育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创新路径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以及形式的多样性,以及承载着诸多的优秀思想道德,探索将"非遗"教育融入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去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民族观念,有效地实现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克拉玛依木偶戏”传承人生存状况探析 2020-06-01

    克拉玛依木偶戏始于1993年,首先由木偶戏传承人姚连成发起,成立了克拉玛依木偶戏剧团。该戏团这几年曾数次荣获本地和全国的奖项,以姚连成为代表,先后培养了50多位木偶戏传承人。但伴随着影视艺术兴起、传统戏剧受众群体日益老化、木偶戏其工艺流程复杂,有几十道工序,且工序要求很高,难以用现代技术所代替。剧团常作公益性演出,却在后继乏人等原因的共同作用之下,传统戏剧的处境堪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依托于人的传承而存在,传承是核心,传承人又是传承的灵魂。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差异在于,前者传承过程不存在"传承人",而后者的存在与传承离不开传承人,也就是说传承人消失,原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不复存在,因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传传承人的生存状况,就是关注非物质遗产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未来。本文通过实地田野调查,对该木偶戏剧团传承人姚连成的生活状况、社会声誉以及传承状况进行考察,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可行性数据整理与保存,对"非遗"保护与传承提出合理化建议,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非遗文化传播经验思考 2020-06-01

    本文以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例,从社会教育、展览举办和国际交流合作三个方面介绍了博物馆主要传播手段的使用和效果。希望以此能够促进非遗文化更多地走进千家万户。

  • 非遗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增加非遗教育内容,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有效地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其载体耦合效应,可以潜移默化地促使高职学生形成积极正面的教育效果,稳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实效性。

  •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非遗文化传播经验思考 2020-06-01

    本文以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例,从社会教育、展览举办和国际交流合作三个方面介绍了博物馆主要传播手段的使用和效果.希望以此能够促进非遗文化更多地走进千家万户.

  •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非遗文化传播经验思考 2020-06-01

    本文以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例,从社会教育、展览举办和国际交流合作三个方面介绍了博物馆主要传播手段的使用和效果.希望以此能够促进非遗文化更多地走进千家万户.

  •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非遗文化传播经验思考 2020-06-01

    本文以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例,从社会教育、展览举办和国际交流合作三个方面介绍了博物馆主要传播手段的使用和效果。希望以此能够促进非遗文化更多地走进千家万户。

  • 刍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 2020-06-01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群体、团体、个人等视为文化遗产并且自发进行各种表演、实践活动形式所借助于使用的实物、工具、文化场所或工艺品等。由此定义,我们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一、表现形式和口头传统;二、社会实践或节日活动;三、表演艺术;四、传统的手工艺;五、关于宇宙、自然的知识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笔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根基,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事业的建设而言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国应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保护工作,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认同意识,增强社会凝聚力,以便更好地促进非遗法律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有效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