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25 条数据
-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设计——以"金坛刻纸"为例 2020-06-01
核心素养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小学美术课程资源中占比越来越多,也被越来越重视.本文以美术类非遗文化纳入小学课程资源并切实有效地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为研究主题,选取"金坛刻纸"单元课为教学案例,从核心素养时代下的小学美术课程思考,非遗文化进课堂的现状和单元课程教学设计三个方面深入研究.
-
美术校本教材开发之瓯塑的探索 2020-06-01
随着校本教材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美术教师应开发地方文化资源,开展美术教学。在丰富美术课程的文化内涵时,教师需要站在文化的高度去进行开发。瓯塑是温州著名的非遗手工艺,当地初中开设瓯塑课,对瓯塑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影响。在了解瓯塑的基础上,笔者分析了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的组成部分,探索走进文化的瓯塑校本教材开发途径。一、温州瓯塑瓯塑是温州特有的手工艺,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悠久的历史,属于堆塑艺术改良而
-
致敬传统文化 寻找传承力量 ——走近非遗传承人(二)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情感的寄托。民族非遗进校园,既是文化传承的必然选择,亦是学校加强课程建设、实现特色发展的有益探索。本期,让我们继续关注非遗项目,走近非遗传承人,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去学习和弘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徐艳丰秸秆扎刻徐艳丰,1952年8月生于河北永清,高粱秸秆扎刻民间工艺开创者,中国扎刻艺术大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他的扎刻艺术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构成学的典范”“中国一绝”。
-
择一业,终一生,献身祖国工艺美术事业——记金漆镶嵌髹饰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柏德元 2020-06-01
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漆镶嵌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柏德元日前在京离世,是金漆镶嵌髹饰技艺传承人才的重大损失。柏德元1962年进入漆艺领域,献身于工作岗位,从业57年,择一业,终一生。创作上,他恢复了失传多年的金漆镶嵌"四大断"绝技,创造出大量传世佳作。工作上,他带领濒临破产的北京金漆镶嵌老厂重振雄风,传承焕活了传统国粹。事业上,他创新了非遗保护传承模式,搭建起三位一体的"燕京八绝"传播发展平台。
-
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及模式分析 2020-06-01
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间优秀的民族文化,历经了近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得以延续至今.然而,到了现在在现代化进程中却着面临人亡艺绝的窘境.如何让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继续传承发展下去,保护好民族的传统文化精华,是一件时间紧任务重的大事.本文阐述保护非遗的重要性,并根据当前形势提出非遗文化传承人培养的路径及方法,创新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人培养模式.
-
不让花边断了线——在高中美术教学中传承“非遗”常熟花边的实践尝试 2020-06-01
常熟花边因其鲜明的地方特色、丰富多样的花色品种和精湛的刺绣技艺,被列入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代表作名录,产品曾经出口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其技艺已濒临失传。
-
“非遗”在中国基础美术教育中的创新提案 2020-06-01
人是意义的存在物。这个本质,决定了任何教育的起始活动都是人为的事情,由此内在性规定了人类任何类型的美术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是一个意义事件,而非“事件意义”。意义事件是指凡出现的一个道理和行为都是公正适宜的事情。“事件意义”则是指在一个想法和行为中有可能存在着公正适宜的内容。21世纪初,在中国广泛兴起与持续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下简称“非遗”)进入中国中小学美术教育体系这件事情,就是中国基础美术教育的一件十分显明与重要的“当代意义事件”。同时,从始至今讨论“非遗”进校园的活动或研究也一直在持续。那么,在当下,对中
-
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一体化传承模式的构建——以忠信花灯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为例 2020-06-01
学校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学校艺术教育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鲜活和最重要的载体。针对当前非遗教育教学活动与内容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尚未建立等问题,研究者以忠信花灯为例,探索了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构建一体化传承模式,通过美术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