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3)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3)

共检索到 23 条数据

  • 雷州半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融合路径研究 2020-06-01

    通过以雷州半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深入分析雷州非遗文化在高校传承的优势,探索非遗引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路径。研究表明:广东海洋大学所具备的人文环境、学术氛围、学科基础等使其在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先天的优势条件,而地方非遗文化的传承也有助于构建学校特色文化品牌,为学校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是一个互惠双赢的决策。

  • 艺术设计类专业融入非遗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2020-06-01

    本文旨让非物质文化有效融入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使文化得以传承,同时助推文化产品设计。以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留青竹刻、乱针绣、金坛刻纸等为例,进行非遗融入课程体系的理论与实验性探索,从非遗传承在文化自信、传承创新能力提升、工匠精神培养、传统文化促进设计的角度分析非遗传承的意义。以工作室为切入点,从通识美育教育、创新创业、数字化教学平台等角度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从作品—产品—商品的设计策略、网络新媒体平台应用、课程运行条件与机制等角度对课程的实施提供策略研究。

  •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艺术设计课程的构建研究 2020-06-01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岭南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也是岭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艺术设计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非遗"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途径。本文将通过探讨"非遗"融入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构建与创新,实现"非遗"传承的同时为艺术设计类课程提供新思路。

  • 面向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高校艺术设计课程群构建 2020-06-01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规政策为依托,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高校艺术设计课程群构建的核心观点。通过比较分析我国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现状,展开非遗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创新,提出从设计学科构建一套集非遗图案设计、品牌设计、文创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和传播设计于一体的课程群教学实践模式,以此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 高校艺术设计学科开设“非遗”相关课程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民族融合性、生活实用性、艺术表现性。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开设"非遗"课程,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训练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良好地继承和发扬了"非遗"传统文化精神。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设置"非遗"课程体系、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开展文化讲座活动、构建"非遗"文化智库、打造高校"非遗"专业教师及学者团队等方面,对艺术设计学科与"非遗"课程的有机融合,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和建议。

  • 地区非遗元素在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中的创新实践 2020-06-01

    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确定了,"非遗"保护工作的十六字指导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同时强调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南京云锦被国家列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预备清单》项目"。曾历时八年,先后三次向申遗冲刺均告失利,直到第四次才申报成功。正因国家对非遗的重视,才得以让这些弥足珍贵的传统绝技不致湮灭。

  • 高职艺术设计类“STEAM”课程构建与实践研究 ——以非遗项目“龙泉青瓷”为例 2020-06-01

    探索文化、非遗、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与“STEAM”的融合创新之路,是目前高职艺术教育和学术研究的热点。基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开展高职艺术设计类“STEAM”课程探索。研究认为:多方参与可倡导实际设计能力的拓展;“STEAM”艺术设计实践形成了“三方参与”和“四方评价”系统;源于生活与文化语境的“STEAM”艺术设计实践,将创造出更加符合非遗与传统手工艺特征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传承路径。

  •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引入非遗项目的教学探讨 2020-06-01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民群众生活方式和观念的迅速改变,普通民众对于文学尤其是民间文学的关注度正在逐渐下降;同时,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普遍应用,外国文学及文化思潮呈蔓延式推广,使得我国民间文学的生存空间正逐渐被侵占,如何在当前现代化技术背景下做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已成为现今文化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自身特点,运用数字化交互技术进行传承,在艺术设计课程中运用项目制教学,从而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已逐渐成为保护非遗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