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17)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17)

共检索到 117 条数据

  • 非遗融入幼儿园现状研究 ——以苏州、泰州、盐城三地为例 2020-06-01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启蒙教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非遗与幼儿园的结合,不仅可以推动自身的保护与传承,也可以促进幼儿园课程的地方化、特色化。据调查,非遗在幼儿园中的利用存在内容选择困难、活动形式缺乏创新性、教师意识淡薄的问题。这需要从政府、幼儿园、教师等方面努力解决。

  • 皮影戏在主题大单元活动课程中的探索 2020-06-01

    皮影戏是皮影艺术,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让皮影戏这项"非遗"文化得到传承与创新,学校就要结合皮影戏特色,根据学校实际,对皮影戏进行开发研究,将古老的传统文化与学校育人课程有机融合。通过主题大单元活动课程,以多种形式将传统皮影戏这项非遗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

  • 非遗民歌高职教学初探——以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非遗民歌教学为例 2020-06-01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保护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三峡旅游职院结合宜昌本地文化特色与本校专业发展需要,依托学前教育正式启动了以幼儿五大领域为结合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积极探索民歌、故事、巴山舞、谜语等非遗项目同学前教育课程相融合的新举措.本文旨在以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非遗民歌传承教学为目的,研究探讨促进教学团队、教学辅导、教研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策略与方法

  • 非遗课程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及意义——以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2020-06-01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能够立足于社会,并被他人承认并成才的基础。但当前职业教育过于强调实用和高效,普遍忽略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把非遗项目嵌入学校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培养,是比较直接而有效地提高专业技能和培育人文素养的方式。以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来探讨非遗课程对培育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实践和意义。

  • 剪出一片多彩的世界——培智学校剪纸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2020-06-01

    剪纸作为中国传统的优秀民间文化,也是萧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对于培智学校而言,建设非遗校园文化,传扬优秀传统文化,使智障学生传承剪纸文化也十分有必要性。本研究深挖非遗文化底蕴,多途径选取题材,建构多元趣味性活动,制作特色辅具,开发特色剪纸校本课程,帮助智障学校获得潜能开发,并使缺陷得到补偿,实现学校非遗文化建设。

  • 皮影戏在主题大单元活动课程中的探索 2020-06-01

    皮影戏是皮影艺术,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让皮影戏这项"非遗"文化得到传承与创新,学校就要结合皮影戏特色,根据学校实际,对皮影戏进行开发研究,将古老的传统文化与学校育人课程有机融合.通过主题大单元活动课程,以多种形式将传统皮影戏这项非遗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

  • 高校冰灯冰雕艺术设计实践与鉴赏课程建设与冰雪文化传播推广研究 2020-06-01

    冰灯冰雕制作技艺作为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开设冰雪相关的课程作为学生传承非遗文化的主要手段。随着冰雪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技术、艺术、科技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模块。本文以课程模块建设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课程案例中的教学效果探讨冰灯冰雕非遗在高校课程建设中的文化推广关系与传承。

  • 独立院校艺术专业“非遗”主题课程开发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印记,是宝贵的艺术技艺与文化符号,这些优秀的"非遗"文化资源应该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延续,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一个很有效的方式。在改革传统文化教育,推进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在山东省独立学院艺术专业设立"非遗"主题课程,探索"非遗"文化在独立学院课程开发中的重要性、目标及流程,为相关课程建设提供建议,培育"非遗"地域文化的传承人,并为"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教育付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