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80)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80)

共检索到 180 条数据

  • 地方高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效平台的研究 ——以湖南文理学院及其周边“非遗”项目为例 2020-06-01

    地方高校在地方文化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强,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不断增大,地方高校作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地位日渐凸显。通过建设课程创新平台、校园文化平台、社会实践平台和文化展演平台,形成系统性的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平台,对于地方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 吉林省高校“非遗”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以通化师范学院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如何与高等教育相结合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文章以通化师范学院为例,通过调查、个案分析及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吉林省高校非遗课程教学模式现状、问题及对策展开研究。旨在阐释吉林省高校非遗课程教学模式现状,讨论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路径研究 2020-06-01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多,资源丰富,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到高校教育教学并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这是非遗项目保护的一条重要途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德育教育有着深刻联系,具有文化“育人、娱人、治人”的特点。文章通过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的研究,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高校教育教学的路径加以阐析。

  • 非遗传承融入高校普及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简论 2020-06-01

    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与高校建设普及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在现实需求和价值追求方面具有高度耦合性。当前高校的非遗传承与普及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均亟待加强。应科学确定目标,系统、全面、持续、创新性地将非遗传承与普及艺术教育有机融合,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追求。

  • 地方高校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长效机制研究——以崇州市为例 2020-06-01

    高校除了具有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知识的职能之外,也承担着为社会服务的责任。目前中国社会及公众都十分重视物质及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而地方高校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崇州市为例,对地方高校对文化遗 产的额保护与传承的具体机制记性分析与研究。

  • 金石传拓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融合策略 ——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为例 2020-06-01

    非遗进校园的主要目的是将非遗项目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宣传工作,达到引导学生传承、创新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文章以金石传拓为例,研究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融合策略。经过大量调研与实践,总结出可供目前大部分美术类非遗项目与高校课程体系融合的普适性方法论。

  • 基于非遗传承教学基地的冀东音乐戏曲与高校音乐教育的融合路径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文化之中的重要构成,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而地方高校在非遗的宣传、保护、传承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将以冀东音乐戏曲为例探究地方高校在非遗传承中的优势和不足,并找到它与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融合的路径,试图在此基础上有效开展非遗传承的模式,以期实现高校的音乐教育和非遗传承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遗”高校传承实践基地的建设与探索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精髓,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如何有效发掘和传承这些承载了民族文化记忆的活化石,是高校面临的新课题。携手地方非遗文化企业共同建设"非遗"校园实践基地,不仅可以多维度、多角度地推动企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全面、健康发展,也为高校自身学科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是一种互惠双赢的有益尝试。本文以艺术设计学院"非遗"校园传承实践基地的建设为例,从模型构架、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探讨了高校与非遗保护企业"协同伙伴""发展共赢"的共建新模式,并介绍了在此模式下取得的教学和实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