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6349)
新闻(165)
分类筛选新闻(44)
非遗地图(25)
视频(11)
非遗项目(9)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6349)
非遗资讯(119)
非遗名录(53)
学术交流(28)
非遗地图(25)
映像非遗(11)
政策法规(11)
非遗产品(7)

共检索到 6603 条数据

  • 北京拟立法分类施策保护非遗资源 2020-06-01

    作为世界知名古都,北京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传承保护这些宝贵资源,北京拟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非遗的存续状态、市场需求不同予以分类,并对其给出不同保护措施。2018年7月27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截至2018年6月底,北京已普查非遗资源112万余项,共有11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从《哈氏风筝 风筝世家哈亦琦口述史》看中国非遗保护 2020-06-01

    本书为"中国民间艺术传承人口述史丛书"之一,选定的采访对象是德艺双馨的民间艺术大师哈亦琦。哈亦琦是北京"风筝哈"第四代传人,从艺至今已三十余年。哈亦琦继承了"哈氏风筝"传统制作工艺的全部精华,并且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赋予了"哈氏风筝"新的活力。通过讲述风筝历史、哈氏家族、风筝制作、哈氏风筝的特点以及哈亦琦风筝制作中的创新与体会,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主要内容与努力方向廓清,利于非遗保护更进一步的探索。

  • 东明粮画:1700年的“精神食粮” 2020-06-01

    不久前,国家级非遗项目“东明粮画”传承人韩国瑞在外交部蓝厅为世界展示了如何用五谷杂粮拼粘吉祥图案。东明粮画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起源于古代的五谷祭祀活动,始于民间,传于民间,兴于盛世,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艺人利用粮食、草籽、菜籽、花种等颗粒的自然形状和颜色,经过防腐处理后,加之染、切、拼、粘、排、雕等工艺,运用构图、线条、明暗、色彩等造型手法,在木板或瓷盘上拼粘各种吉祥图

  • 西藏29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2020-06-01

    日前,在国家文化部开展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和评审工作中,我区共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1名,经专家评审,近日进入公示阶段的共有29人。截至目前我区入选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品名录2项,包括藏戏和格萨尔;国家级非遗项目89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68名。

  • “非遗”时尚超出想像 2020-06-01

    《延禧攻略》在这个夏天赚够了话题度,也让非遗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不久前举办的2018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其中最亮眼的元素之一。400余件非遗跨界作品为观众展示了非遗传承人与设计师的妙手匠心。

  • “两聚一高”视野下非遗产业化发展研究——以江苏省级非遗项目连云港贝雕为例 2020-06-01

    自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颁布实施以来,非遗保护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最常见的保护方式主要有抢救性保护和开发式保护两种。前者主要适用于濒临灭绝的项目,由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以文物保护的方式保持非遗原生态;后者则在政府的主导下将非遗项目引向市场参与竞争,借助市场拓展生存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开发式保护引发关注的同时却也饱受争议。从"生

  •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城区小学 花果手工:炫出自己 2020-06-01

    非遗项目解读据史料记载,萍乡花果已有千年历史,是传统萍乡民间手工艺食品的典型代表。它是由柚子、辣椒、南瓜、萝卜、藕、地瓜等四时果蔬,经过选料、切叠、挤压、雕刻、编织、烫煮、保色、定形、糖腌、烘烤等十几道工序手工精制而成。萍乡"花果手工工艺"在全国是唯一的,其花型有的似剪纸,有的似镂空玉雕,可制作花型100余种。2006年,"萍乡花果手工工艺"被列入江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高林村镇高林村小学 抖空竹:培养终身爱好 2020-06-01

    非遗项目解读"抖空竹"是中国独有的民族体育运动之一,具有1000多年历史。2006年5月,抖空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抖空竹运动在河北省保定市有着悠久的民间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广大市民喜爱。自2008年至2017年,保定市成功举办了九届"中国·保定国际空竹艺术节"。保定市还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推广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空竹)示范城市""全国推广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空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