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名录

  • 花镲锣鼓 2025-10-29

    起源于南宋时期,形成于清代乾隆(公元1736—1795年)年间,在丰城各地广为流传。花镲锣鼓有固定的乐队编制,其中镲对协调节奏、渲染气氛更是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亦称“花镲”。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清末,丰城最有名气的吹打乐师熊海元(拖船镇新塘村人),自编自创了不少唢呐曲谱,将花镲锣鼓进一步规范化,他先后在清江(今樟树)、高安、崇仁、抚州、新建、安义、新干传艺,门徒甚多。花镲锣鼓曲调优美,节奏明快,气氛热烈,地方风格浓郁。其鼓点有【长牌】【单鼓锤】【双鼓锤】。花镲锣鼓的乐器有高音唢呐、低音唢呐、堂鼓、班鼓、云鼓、小锣、云锣、大镲、小镲,乐队编制常以7人10件乐器组成。唢呐是花镲锣鼓的主要乐器,有独自固定的曲牌,仅【长牌】中的唢呐曲牌就24种之多,如【风入松】【急三腔】【倒春台】【水波浪】【宝桩台】【洗马大开门】【坐堂大开门】【起板】【

  • 丰城岳家狮 2025-10-29

    由宋代岳飞创立,岳飞被害后,岳家军游兵散勇分布甚广,特别在江南数省,民间处处都掀起了习练岳家拳的热潮,以弘扬岳飞的民族精神,历时千年,经久不衰。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舞狮在全国流传比较普遍,大致分为岳、赵、余、杨四大派别。岳家狮的风格特色在于“威”“雄”“险”,要求表演者表演出“三阴”“三阳”。阴为静,阳为燥,静而不止,燥而不乱,有将帅风度。“迈方步”“引颈”“伸懒”“抖头”“梳须”“舔尘”“舔尾”“舔前后腿”等动作属阴内功,轻松、洒脱、酷似岳飞书法,风度翩翩。跳、吼、滚、腾、跃、狂燥等难度较大的动作,充满“仰头长啸”的英雄气概,完全可以印证岳飞《满江红》词的意境。整个表演过程中,狮头、狮尾步调自始至终都要一致、高度统一,使人视之为完整一体,全部动作一气呵成,浑厚有力。其伴奏乐器主要是锣、鼓、钹,以紧、慢、轻、重的变化衬托演出的气氛。岳家狮最忌花拳绣腿,着重强调硬功夫,强调行动的统一,注重打硬仗、迎艰险。岳家狮的制作则讲究朴实、大

  • 刘国平 2021-08-18

    丰城岳家狮

  • 杨仁和 2021-06-18

    丰城市花镲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