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
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实践与理论探索——以《中国唐卡文化档案》项目为例 2021-09-17
来源:“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
-
数字化平台助力手工艺非遗传承的中英案例研究 2021-07-27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
-
王晨阳:以实践探索非遗教育与学科建设之路——从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说起 2021-07-26
来源:《民俗研究》2021年第4期
-
刘锡诚:关于民间信仰和神秘思维问题 2021-04-15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萧放 王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的路径研究 2021-04-02
来源:“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
-
数字化构建非遗传承新模式 2021-03-12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是我国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
王文章:把握非遗规律,坚持守正创新 2020-11-16
非遗保护把抢救和保护放在第一位。科学把握当下非遗保护,尤其对非遗的继承与创新及其与文化市场、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的思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非遗保护是原真性的保护,不是创意性的变异,因趋利而将文化创意产业引入非遗保护的范畴,把文化创意化当成非遗保护,不仅不能很好地保护非遗,反而可能加速失去我们本应珍视和保护的文化本质。要防止文化创意化的倾向,在非遗保护与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关系中,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不能侵害非遗传承,更不能代替非遗传承。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动实践 2020-11-04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强调党中央支持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非遗保护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非遗保护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非遗保护应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等保护理念,逐步完善保护传承体系,探索推进多种保护方式,着力加强传承能力建设,持续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力提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见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充分发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脉、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
话说江西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2020-10-16
来源:知网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命运 2020-10-09
来源:"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