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献
-
作者: 莫晓文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进入新时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已是全民行为,高校作为专业艺术人才培养的殿堂,在“非遗”传承路上应该肩负保护传承的责任与义务。分享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民歌演唱方向十来年的办学经验,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大纲与师资建设等方面阐述“非遗”名录的内容融入及其在高校课堂的具体做法,探讨“非遗”名录内容在高校教学中的传承路径,并就“非遗”传承在高校教学中的实施提出思考,尝试为更科学、高效地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提出建议。
-
作者: 陈晶悦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西江千户苗寨是历史上苗族同胞第三次大迁徙的主要聚集地,至今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历史,同时雷山县也是全国苗族文化的"中心地带"。苗寨的民俗节庆、手工技艺、传统音乐和苗族刺绣等非物质物质文化遗产仍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其中传统民俗文化炫丽多彩、民族文化遗产也极其丰富。西江千户苗寨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遣产有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遣产名有16项,这些传统非遗昭示着当地苗族人民长期以来对世界、生活和生命的认知,更是苗族先民智慧的结晶。
-
作者: 白宁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针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民俗活动的考察,发觉高职高专院校创建校园非遗文化传承活动较为薄弱。因此,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整合非遗民俗活动“蚂拐节”中的民族民间舞蹈元素并引入《舞蹈创编》课程,进行探索实践,构架知识文化、艺术风格并行的桥梁,创作出具有地域特色、适合少儿的少数民族舞蹈,在进行艺术教育的同时又传承了广西优秀本土文化。
-
对开封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设计与销售的思考——以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例
作者: 魏婷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博物馆承担着历史与文化传播的重任,是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创产品开发是文物文化的延伸,也是展览的延续.开发朱仙镇木版年画相关文创产品,不仅能让更多观众了解朱仙镇木版年画,弘扬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的重要途径.
-
作者: 王世锋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是民风民俗民情等民族特征、审美习惯“活”的呈现。传承非遗不应只是书本著作里的文字和图片、博物馆里的摆设、“口耳相传”“师徒相授”的传统工艺等。非遗大多是“活态流变”的生产生活技艺,只有走出象牙塔,融入现代生产生活,被公众认识、消费、欣赏,才能“活”在当下,得到传承和发展。鉴于此,本文对传承非遗也要不忘初心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
作者: 王宇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部分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成效不够理想,未能充分发挥出服务社会、促进地方发展的作用。教师将公共艺术教学与非遗保护结合起来,不但可以充实教学内容,而且可以丰富教学形式,促进高校实现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高校要积极参与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丰富多彩的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公共艺术教育相结合,不但能拓展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空间,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而且有利于保护非遗、促进地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