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献
-
作者: 刘苏萌,金潇,刘语暄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已被世界各国所关注。河北省是文化大省,拥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非遗的推广,让更多人知道这些非遗项目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能否寻找到更有效可行的措施就在于要紧跟时代需要,观察时代发展潮流,抓住时代脉搏。这是个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数字媒体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正是一个非遗推广的绝好机会,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并逐步了解河北省非遗项目。如今,物质需求得到高度满足,文化精神需求日益增高,这是一个比任何时期都适合做文化推广的时代,更是一个文化信息数字化推广的时代。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视觉化呈现方式的探索——以鄂尔多斯婚礼为例
作者: 杨咏,苏婷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国家高度重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多种形式。信息视觉化是一种以视觉表现形式,将复杂的信息简单化把信息数据通过艺术的手段重新展现。经过视觉可视化的美观设计,让它更具有艺术形式呈现给受众,应用信息视觉化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鄂尔多斯婚礼成为此次研究的非遗项目。本文以信息视觉化为基础,对非遗鄂尔多斯婚礼项目信息视觉化呈现的研究。从三个方面对非遗项鄂尔多斯婚礼项目进行研究,并以信息视觉化四种呈现方式尝试将非遗鄂尔多斯婚礼项目呈现给受众;例如,使鄂尔多斯婚礼人物形象贴切年轻受众,制作Q版人物形象,让鄂尔多斯婚礼项目年轻化等。将这四种呈现方式作为受众认识非遗鄂尔多斯婚礼项目的途径之一,也使非遗鄂尔多斯婚礼项目得到推广。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课题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A18036
-
作者: 巴合多来提·木那孜力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阿合奇县位于中国西部天山山脉腹地。独特的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资源优势,为阿合奇县的文化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经济增长的激励下,地方政府对文化旅游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类文化因素逐渐被纳入文化市场的开发领域。近十年来,在阿合奇县非遗传承与发展潮流中产生了许多新文化符号,这些新增文化符号在阿合奇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转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作者: 钱张帆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在广大民众尚未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自觉了解和深入认识的现状之下,传播普及可以视为传承的前站。通过传播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走入民众视野,是营造良好传承社会环境的重要一步,而年轻人群,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群体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接纳和喜爱在其间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这样的理念,上海市自200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三级名录体系基本形成之后,政府职能部门、项目保护单位以及相关的社区街道就开展了各种针对青少年的普及教育活动。而本文讨论的主要是上海近年来非遗在学校中进行普及教育的基本情况。
-
作者: 李倩格,傅拥军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傩戏是一种曾经广泛流传于中华大地的古老文化,它是一种极庄重的仪式,而今随着城市化进程,这项被日渐边缘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难题.导致这个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原有的傩戏记录方法如口口相传、文字手抄等方式落后,不能很好地保存并还原这项非遗活动,加之没有结合当前新兴媒介进行传播,致使缺乏关注度,造成传承困难的恶循环.安徽池州的贵池地区作为傩的流传地之一,素有"无傩不成村"的说法,本文以安徽贵池某乡间傩戏及传承人的故事为例,探讨新媒体语境下,如何通过有效可行的影像记录及艺术呈现,解决傩戏的文化传承问题
-
作者: 张琪,王东波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文章首先通过对学科与关键词的定量统计对比了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各学科参与度、研究热点的差异,发现与国内研究相比,国外非遗研究中计算机学科参与度非常高。其次,利用CiteSpace中的共被引聚类功能探究了国外非遗研究的知识结构,发现并呈现了国外非遗研究中的10个子研究领域。在此基础上,以基于突现探测的重要进展性文献探测、基于中心性的关键文献探测、文献计量学中的研究前沿理论为线索重点追溯了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以期为国内计算机等更多领域的学者在非遗研究中的进一步参与提供落脚点。最后,通过初始文献集合与扩检文献集合之间的知识流动关系,探究了国外非遗研究的影响范围。
-
作者: 王琪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起步较晚,在传承人保护制度的规定上没有良好的贴合现今的社会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也造成了传承人认定制度存在不足、权益保护程度低、退出模式存在不足等问题。基于对上述问题和现实情况的考量,应及时采取完善认定模式、创设濒危非遗传承人抢救机制、保障对传承人的有效扶持、完善传承人制度的退出机制等对策予以解决。
-
作者: 唐伟军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热点话题,并改变着行业的发展,尤其对传统产业和技艺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文章通过对手工艺类非遗传承与发展现状的调研,总结其传承与发展的特点,分析传承与发展的制约因素,由此提出“互联网+”背景下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常态发展的原则、策略及措施。
-
作者: 冯骞慧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将非遗文化融入到学校课程教育中成为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主要探讨非遗文化传承教育在学校课程化的实践对策,以加强非遗文化与学校课程的结合,实现非遗文化的有效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