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献
-
作者: 吴燕芝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浙江省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自2013年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全省共建设文化礼堂8000多家,金华的文化礼堂建设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同时,金华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婺风遗韵非遗百村文化礼堂行"活动,促进了金华非遗和农村文化礼堂的融合发展.研究主要是以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金华城区和各县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为研究背景,通过实地考察和人员走访等形式对近几年来金华各县市区的农村文化礼堂所开展的非遗活动进行实地调研,对金华市非遗和农村文化礼堂的融合发展现状进行总结梳理,以金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农村文化礼堂的融合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当前金华农村文化礼堂开展的各项非遗文化活动为实际依据进行研究.结合发展现状,分析融合发展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利于繁荣乡村文化有利于乡村振兴的意见和建议[1]
-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策略研究 ——以雅安市为例
作者: 熊敏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五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四川黄金段背景下,雅安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与开发有了新的发展机遇,但由于经济、政策、制度等诸多现实原因,非遗保护传承与文化产业开发现状并不十分乐观,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在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基础上,试图为如何利用相关政策优势,在保护中挖掘和传承非遗,并将其转化为文化资本,促进非遗产业化,最终实现雅安非遗有效保护、合理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
作者: 吴昶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恩施傩戏历史悠久。在湖北省恩施市三岔乡,傩戏是依靠当地"端公"团体和他们比较严格的"度职"制度传承下来的。这一建立在山地社会、乡土社会、熟人社会里的师承制度规矩严格,它一方面确保作为民间信仰活动组成部分的傩戏表演技艺能够得到有效而稳定的传承,拒绝了未经师承而获得端公资格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亦使傩戏传承人与官方正统文化一直保持着较远的距离,强化了其"逃逸文化"的属性。山地社会为这些自我保护机制的延续提供了便利条件,并使端公文化融入乡土,成为根基深厚的民间信仰。因此,恩施傩戏的非遗保护工作理应将与其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端公群体纳入到共同的文化系统之中来考量。
-
作者: 张宁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辽宁省沈阳市有丰富的民俗资源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利条件,应采取政府保护与社会力量推动相结合的方式,关注高校与中小学的非遗教育,贯彻“青年赋权”理念,探寻更加合理的非遗保护公益模式。
-
作者: 王箐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以下简称非遗档案)管理是非遗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非遗档案与传统官方档案不同,具有其特殊性,因此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不能完全适合于非遗档案,存在着档案收集效率低、多地方重复申报、非遗档案造假、多头管理主体间信息不透明协作性差等问题。文章结合区块链技术具有分布式账本、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特点,针对非遗档案来源复杂、高度分散、数量大、质量低等特点,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优化方法,有助于解决非遗档案管理中收集难、鉴定难、合作难、安全难的问题。
-
作者: 王晓霞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在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着多种的利益冲突,对其进行有效协调成为了重要的工作.基于此,本文就非遗权利人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冲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冲突、非遗亚群体权利人之间的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这些冲突的协调方案.
-
作者: 穆江峰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传承、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民事纠纷日益成为非遗保护工作关注的重点。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体现为一种公法模式,现实生活中诸如《乌苏里江船歌》著作权案、安顺地戏署名权案等引发了知识产权法在非遗保护实践运用中的争辩。尽管非遗保护与知识产权法之间在主体、客体、性质、保护目的等方面存在诸多矛盾,但冲突背后两者依然存在内在契合。因此,基于制度设计的成本效率和实践经验考虑,知识产权仍是目前非遗私法保护模式的优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