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献
-
作者: 林晓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活态灵魂”,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纸贴画技艺属于民间剪纸工艺,林晓老师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纸贴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时刻铭记自己身上肩负着传承民间纸贴画传统技艺的责任和使命。在非遗传承的创新上,他坚守学校教育主阵地,建立纸贴画基地校,让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在纸贴画的艺术实践中得以再发展;拓展社区文化传承的大战场,建好媒体宣传,打造纸贴画这张非遗文化大名片;推动纸贴画这份非遗文化走出国门,让中国民间艺术影响世界。
-
作者: 曹翠芳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由于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影响,我国大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或逐渐面临着消失的局面,作为一个收集、展示、研究和保护中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文化场所,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研究中承担着重要的保护者和传承者角色。本文以云南民族博物馆主办的“蓝白之上。三春锦绣”扎染创新展为例,试图从展览的实践意义和实践思考两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未来博物馆的非遗展览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
作者: 张顺雁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受到现代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态势的影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度陷入到发展困境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优化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联系川东竹琴非遗传承实际情况,对川东竹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创新措施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为川东竹琴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
-
作者: 张晓雪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圈头村位于雄安新区白洋淀中央,文化遗产丰富,孕育了圈头音乐会、芦苇画、苇编、圈头少林会、白洋淀丧葬习俗等一批有白洋淀淀区特色的民俗、民间技艺与民间信仰。雄安新区设立以来,新区管委会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和新区建设的关系,提出“无文化传承,无雄安未来”。文章以雄安新区圈头村为例,提出结合建筑要素和环境要素将自然遗产、文化景观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融合,以实现整体保护是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策略。
-
作者: 张欣然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今年两会我重点关注的是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民生、技术革新等相关问题。我今年的议案是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全国人大代表、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品鉴创新中心总经理、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传承人曾娜在谈到如何使年轻人真正地对非遗产生兴趣时,曾娜认为,要指导非遗传承人将技艺与市场进行有机结合。她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
作者: 张栋栋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进入21世纪,互联网、信息化的热度不减,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多重考验。传统的方式、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当今社会,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展示和传播提供了新的空间。本文以扬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例,阐述数字化、信息技术对本土非遗项目的重要作用,并分析、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在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中的推广和运用。通过应用日益成熟的数字化技术,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呈现出新的面貌,焕发出新的活力。
-
作者: 阎娜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印记,是宝贵的艺术技艺与文化符号,这些优秀的'非遗'文化资源应该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延续,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一个很有效的方式。在改革传统文化教育,推进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在山东省独立学院艺术专业设立'非遗'主题课程,探索'非遗'文化在独立学院课程开发中的重要性、目标及流程,为相关课程建设提供建议,培育'非遗'地域文化的传承人,并为'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教育付出力量。
-
作者: 刘敏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面对非遗项目众多而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下简称传承人)管理工作问题突出的现状,文章对传承人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对传承人认定、奖惩机制、监督考核、后继人才培养等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