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献

  • 李永军:独辟蹊径的非遗保护人

    作者: 李健勇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李永军 国民经济 开拓性 支柱性产业 合作伙伴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产业集团 保护

    描述: 在下属眼中,他是一位开拓性领导;在合作伙伴眼中,他是一个幽默但要求严格的企业家;在年轻人眼中,和蔼健谈的他被亲切地称为"李爸"。他就是永新华韵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副会长李永军。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此指引下,李永军带领团队致力于在非遗保护

  • 守护与传承 新红旗携手《真爱·梁祝》演绎家国情怀

    作者: 丁建国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文化传承在我国的地位向来举足轻重,目前,国务院已经公布了四批共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在国家大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包括新红旗品牌在内的企业开始主动承担起民族责任,通过创新的方式,让这些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 新红旗品牌在传承并弘扬中华文化经典,推动中华文化自信建设的同时,也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

  • 对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作者: 谷五兰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闽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描述: 闽南地区拥有南音、德化白瓷、漆线雕、送王船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镇化、传统文化市场萎缩的影响下,一些传统艺术后继乏人,传承继层,面临着严峻考验。需要政府加大保护非遗的资金投入,大力开展保护非遗的宣传活动,加强保护非遗的培训和学术交流工作,完善非遗法律法规保护机制,同时增强闽台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 跨国人口流动与朝鲜族非遗的传承困境

    作者: 李梅花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朝鲜族 传承困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 跨国人口流动 村落空心化

    描述: 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农耕文化孕育的产物。朝鲜族先民为了生存跨境来到中国东北,他们在与恶劣环境艰苦抗争的过程中,形成了内容丰富、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本民族文化。随着中韩建交和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深入和扩展,朝鲜族社会掀起了跨国务工的热潮,由此延边地区朝鲜族人口严重流失,民族村落急剧空心化。这样,以农耕文化为基础孕育的许多文体活动、岁时风俗、生活礼仪和传统技艺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朝鲜族非遗传承面临严峻的危机。

  • 试论“非遗”文化与创意礼品的融合发展

    作者: 刘睿卿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遗文化 元素提取 再设计 创意礼品

    描述: 近年来通过新媒体、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体的传播,"非遗"文化渐渐被人们所熟知和喜爱,工匠精神和中国传统美学成为了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和国人的骄傲.将"非遗"文化元素进行提取和再设计,并将其运用到创意礼品中,二者的融合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也为创意礼品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 互联网+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与活性传承构想

    作者: 史藤,王茜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但由于外来文化等威胁,我国本土文化的发展空间受到了挤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文化发展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都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科技不断进步,互联网与“非遗”的相结合发展能够为“非遗”的活性传承提供新的思路。 一、“互联网+”具体内涵及陕西棕编基本情况 (一)“互联网+棕编”发展内涵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科技化进程在日益加速,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面对这样的问题,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保护和传承就显得意义重大。

  • 浅析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作者: 陈俊颖,顾冲,张霞儿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宁波 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色小镇

    描述: 随着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快速加强,中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对非遗特色小镇建设越来越重视。特色小镇建设中再度把即将消亡的许多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宁波市在浙江这一文化大省影响下,非遗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突出,本文通过对地方典型非遗特色小镇进行调研分析,总结信息时代下非遗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性。

  • 传统美术类非遗造型的基本特征探究

    作者: 唐云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传统美术 基本特征 非遗造型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在中国,非遗分为十大类,分别是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民俗。本文通过研究传统美术类非遗的造型,探究其造型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概括性、随意性、抽象性、程式性等特点。

  • 发挥群众力量 保护和传承非遗

    作者: 苏凤玲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传承 非遗 群众 保护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最主要的力量乃来自于群众的自觉自愿。因此,非遗工作者在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中要尊重群众、贴近群众、引导群众、依靠群众,与群众需求联系起来,服务群众,真正成为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充分发挥群众力量,更好地保护和增强非遗的生命力。

  • 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路径探讨

    作者: 李国兆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遗文化 融合路径 群众文化活动

    描述: 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活动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其实质而言,其实是指以各种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并且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密切关联性、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其涉及内容极为广泛,既包含了为人们所熟知的民俗活动、传统表演艺术、礼仪与节庆等内容,又涵盖了有关于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简单来讲,即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而群众文化作为继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渠道之 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本文我们将针对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路径进行相应分析。

  • 北京皮帽非遗老字号“盛锡福”考察纪实

    作者: 李楠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考察 皮帽技艺 盛锡福 老字号

    描述: 因保护"非遗"工作的推进,"老字号"的保护加传承成为近年来文化和商业领域共同面对的话题。文章以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字号品牌"盛锡福"作为考察对象,深入到老字号制作工场,对制作工艺进行记录考察,同时把相关的人文内容纳入到调查范围中,从不同角度全面反映其技艺的整体风貌。老字号的传统手工艺不只与文化生产相关,还与大众生活、民族情志以及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有紧密的联系。

  • “一带一路”视角下乌兹别克斯坦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现状

    作者: 于蒙群,文婷婷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上海大学 文化交流 艺术产业 乌兹别克斯坦 丝绸之路 现状 田野调查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开展,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日益紧密,笔者于2017年10月跟随上海大学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团队前往乌兹别克斯坦考察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通过集中的非遗田野调查、采访非遗传承人等方法初步归纳了乌兹别克斯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构模式与发展现状,并进一步提炼相关问题,试图通过乌兹别克斯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察与研究为我国非遗保护提供案例及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