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献
-
作者: 由婧涵,蔡新宇,荆丽娜,柳鑫苗,徐洁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悠久历史和高度文明的体现。全球都对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化抱有着极度认同的态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帮助现代人去探索过往所发生的一切,通过总结古时候人们所经历的所看到的所生产出的,吸取古时候人们从失败中所得到的经验,从而为未来奠定基础。个人口述是被运用于记录这种文化的渠道之一,其必定具备某些的特殊性,如在传承过程中的转变分化等。文章针对个人口述方式及其数字模拟化后的整合处理特性进行探讨,突出其存在意义的重要性。
-
作者: 陈俊颖,顾冲,张霞儿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随着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快速加强,中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对非遗特色小镇建设越来越重视。特色小镇建设中再度把即将消亡的许多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宁波市在浙江这一文化大省影响下,非遗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突出,本文通过对地方典型非遗特色小镇进行调研分析,总结信息时代下非遗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性。
-
非遗的产业化保护与非遗生态的构建 ——以宜兴紫砂的发展现状为例
作者: 无锡太湖学院,朱翊叶,苏州大学,王拓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作为我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历史上就一直和市场走的很近,改革开放至今几乎没有出现过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笔者认为,对于这个国家力量很少介入,仅仅依靠市场作用逐步发展的非遗产业,其在产业化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问题的原因又是什么。研究这些问题可以为其他非遗行业起借鉴作用,也可以为研究非遗的产业化保护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将对宜兴紫砂产业化发展的历程和现状进行叙述,探讨模具、机器对紫砂技艺的影响,并且提出"非遗生态"这一概念,认为非遗是由学者、非遗传承人、艺术家、商人、记者、政府官员以及广大的爱好者们等各行各业的人合力共同保护的活态生命体。在"非遗生态"之中尤其需要的是学者的深入研究以及持续观察。
-
作者: 吴彤,卢晴,张萌萌,周洪辉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黑龙江传统文化史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于黑土地传统文化的凝练,具有深远的价值。而跟随社会进步和习俗不断的演变,本就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更快速的消失,寻求更多更新颖的保护措施意义非常。本文从黑龙江非遗中包括的一些民间艺术的人文、美学等艺术赏析的角度出发,联系雪雕艺术的不断创新,造型和体裁多元化等方面,论述其在雪雕艺术的构思中新的内涵理解,和逐步走向深入实践的方式方法,并为黑龙江非遗的保护提出新的方案和思路。
-
作者: 林佩佩,赵为佳,郭雅欣,章栌文,冯青松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重要体现和代表性内容,但目前其在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面临着众多难题,这在特色小镇建设浪潮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通过对小镇居民、地方“非遗”保护相关负责人及“非遗”传承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对特色小镇的实地考察,对嘉兴市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及传承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政策建议。
-
“非遗”视角下的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新教育研究——以景德镇陶瓷大学为例
作者: 赵文琰,谢莹莹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活态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在新时代推广和传承景德镇陶瓷文化,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和国家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景德镇陶瓷大学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通过将景德镇陶瓷文化非遗资源引入特色课程开发、产教融合、校内传承基地,构建互联网+平台等多种教学举措,从而构建起契合非遗传承发展的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景德镇陶瓷文化“非遗”保护传承创新、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
描述: 非遗知识产权保护进“计划” 日前,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2019年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推进计划》,明确今年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6大重点任务、106项具体措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当中对非遗的知识产权保护进行了明确规定,指出要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加强传统工艺相关资源的挖掘整理,支持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
作者: 王亮刚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发展历史上的璀璨明珠,世界各国均已达成了保护、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识, 我国更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纳入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然而实际情况中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却差强人意。土 家族“金钱杆”流传于黔东北,又名霸王鞭、赶山鞭、打洋钱、打花棍、打钱杆等,是江口县传承下来的一种独特的民族民间舞 蹈表现形式,现已发展成为一种娱乐性兼具健身功能的民族传统文化体育项目,其简单易行,娱乐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