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 中国传统工艺新生代传承人 ——“年画女侠”刘钟萍

    作者: 雩归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中国传统工艺 传承人

    描述: 刘钟萍,佛山木版年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师承佛山冯氏木版年画第三代传人冯炳棠,2017年在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传统工艺新生代传承人竞技成果展荣获"新生代传承人之星"称号,入选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100人名单。

  • 冬至节气主题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研究

    作者: 张霈,李琼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研学旅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 冬至 课程设计

    描述: 研学旅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重要传承途径,其课程的开发设计一直备受人们关注。本文以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冬至为例,从非遗的传承视角出发,通过挖掘冬至节气的文化资源价值并结合3~6年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分别遴选出以"读在冬至""玩在冬至""食在冬至""画在冬至""学在冬至"为主题的课程内容,在课程设计上以情境学习理论和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使整个研学旅行突出"教育+文化+旅游"的特色。

  • 虚拟现实技术在非遗文化资源展示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刘智明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遗文化资源 虚拟现实 可视化展示

    描述: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正发生改变,其保护与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普及,传统的展示方式正向文化内涵更丰富、体验感更强的虚拟展示方式过渡。本文通过对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对比分析,以陈家祠灰塑虚拟展示平台为例,探寻虚拟现实技术在非遗文化资源可视化展示应用的开发策略,以此为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提供新的发展参考。

  • 非遗博物馆如何开发高质量文创产品

    作者: 谭征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博物馆 文创产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非遗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是以展品为基础和参考,综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历史,提取重要文化元素和设计元素,采用优化手段和变形手段完成的创作活动。本文在介绍文创产品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非遗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难题,阐明了非遗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科学可行的开发措施,以期有助于提升非遗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水平。

  • 津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研究

    作者: 刘宪辉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传播 文化传承 非遗保护 动漫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天津是我国民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有着种类繁多、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注重固态保护,还应关注活态传承。动漫,作为现代传媒的重要形式,担负着传承与传播优秀文化、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责任。文章将从非遗保护的视角来阐述动漫对传承与传播非遗的可行性与实际应用价值,旨在保护和利用好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天津优秀特色文化,促进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

  • 基于我国青少年群体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现状分析

    作者: 旷莉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机制 非遗保护传承 青少年群体

    描述: 习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和 民众日常生活的传承,凝聚着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和继往开来的底气。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日益加大,但在传承、 发展上依然存在着青黄不接的情况,特别是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兴趣、传承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我们在制度建立、 手段结合、兴趣吸引等方面创新形式、加大力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发动一场“人民战争”,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保护、 继承和发扬、创新。对于青少年来说,需要将非遗融入学习、融入生活、融入成长之中,让非遗成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此,本文从青少年群体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现状分析,探讨激发青少年参与非遗保护的长效机制。

  • 小记者课堂开课啦

    作者: 杨颖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大家都知道,“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让我们跟着小记者一起来上一堂别有趣味的“游园课”,走进绚丽多彩的“非遗”世界吧。“非遗”是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

  • 安康市群众艺术馆:召开申报陕西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料预审暨培训会

    作者: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为做好我市申报陕西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录工作。2020年12月1至2日,在我馆召开了"安康市申报第七批省级非遗项目资料预审暨培训会"。本次会议由安康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安康市非遗中心联合组织。邀请陕西省非遗专家对我市申报项目文本和视频进行修改并对我市非遗工作进行了培训。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技艺展陈实践 ——以“苏艺天工大师系列展”为例

    作者: 李红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传统工艺展览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艺天工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展示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之一,非遗本身所具有的活态性、流变性、地域性等特征,使传统技艺展陈对人文氛围、制作技艺过程和人的价值有着更高的要求。自2015年12月以来,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与苏州博物馆共同主办了八场"苏艺天工大师系列展"。通过展览,组织方、参展人、观众进行互动,内容逐渐丰满,品质也随之得到了不断提升。作为展览的主要策划人员之一,笔者在此就"苏艺天工大师系列展"的组织经验进行分享并供探讨。

  • 资讯

    作者: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文化和旅游 大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王晓峰 阿里巴巴集团 启动仪式 非遗

    描述: 非遗牛年大集云上开启(本刊讯)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联合阿里巴巴集团共同主办的"非遗牛年大集"活动于2021年1月24日启动。活动以"寻得年味,解得乡愁"为主题,即日起至2月26日,消费者可以畅享"看非遗直播、购非遗好物、品非遗美食、赏非遗绝技"的线上大年集。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王晓峰表示,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受疫情影响,很多人都积极响应"非必要不返乡"的号召,就地过大年。此次"非遗牛年大集"为不能回乡的人们搭建了一座情归乡里的"云桥",用非遗解乡愁。"非遗牛年大集"也为广大非遗传承人搭建了一个展示技艺、走进生活、走向市场的桥梁。希望通过"非遗牛年大集",让更多人认识非遗、喜爱非遗、保护非遗,进而推动非遗回归千家万户、回馈百业千行,实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李志刚)

  • 大咖齐聚京城 用非遗点亮生活

    作者: 陈曦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马来西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送王船 太极拳 点亮 联合申报 非遗

    描述: 日前,中国非遗又传来好消息。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2个非遗项目列入该名录(册),位居世界第一。近来,非遗这个关键词频频登上热搜,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非遗助扶贫……毋庸置疑,非遗已渐入人心,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IP化传播设计研究

    作者: 吴海雁,吴祐昕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播 IP

    描述: 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非遗技艺的一种,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结晶。本文以IP化传播设计为基础,通过对IP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对饮食类非遗IP化的价值进行解构,探讨饮食类非遗与IP化传播相结合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