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 澳大利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 杜海燕,李克军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教育传承 澳大利亚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本文介绍分析了澳大利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和保护现状,认为其保护特点为:社群基础和自然传承性非常强,具有祖传制的无形性,具有开放包容性。澳大利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强调文化主体即"人"的重要作用,努力将传统教育传承方式与现代教育传承方式相结合。其保护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包括: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发挥高校在非遗传承人培养中的作用,打造"教师+传承人"的高校双师型队伍。

  • 制瓷技艺中虚拟仿真技术应用的调查研究

    作者: 李明洋,李爱香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应用研究 制瓷技艺 虚拟仿真

    描述: 本项目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陶瓷技艺为切入点,探索虚拟仿真技术在促进非遗传承、陶瓷技艺教育的重要作用,并选取三个国内较有代表性的三个案例:柴窑建盏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工艺大师之陶瓷、陶瓷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分析其系统框架、特色等,以期为陶瓷制作技艺乃至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数字化虚拟仿真技术进行传承、创新提供借鉴。

  • 浅谈文化站在非遗保护体系中的作用

    作者: 孙静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保护方案 非遗 文化站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能够在保护过程中,通过对其经过有效的传承和开发,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被更多的人员所了解和接受,而该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传承和开发能力,各区域的文化站在该过程中就需要发挥重要的作用.基于对文化站在非遗保护体系中发挥作用的分析,本文探讨了文化站在非遗保护体系中相关作用的具体体现方法

  • 国外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的路径及启示

    作者: 刘婧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信息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书馆

    描述: 国际图联(IFLA)1975年将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作为图书馆的首要社会职能之一,保护并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图书馆履行社会职责的体现。国外非遗信息传播在静态、动态、立体模式上,探索出3条有益路径,对我国图书馆参与非遗信息传播有所启示。

  • 学校教育视野下的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研究综述*

    作者: 赵红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 多元文化 少数民族 学校教育 民族文化保护

    描述: 在学校开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对这一问题理论层面的研究重在探寻学校少数民族"非遗"教育的理论基础、法律和政策、价值与作用;在实践层面主要围绕学校"非遗"教育的理念与目标、专业与课程、教育教学方式、评价机制、师资队伍与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研究呈现多元化的理论视角以及地域性、交叉性特征,但优秀研究成果缺乏有效推广,实践研究缺乏一定的持续性。以多学科交融的视角构建"非遗"学校教育的理论基础,提升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有效指导是这一领域研究的应然追求。

  • 扬州非遗文化在城市形象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侯岩妍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城市形象 应用策略 扬州非遗文化 形象设计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氛围,更能够使城市的形象更上一层楼.扬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本文从扬州非遗文化入手具体分析其在城市形象设计中的主要作用.

  • 新时代大运河非遗舞蹈传承研究

    作者: 刘丽超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传承 大运河 非遗舞蹈

    描述: 2014年,我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保护名录,这条开凿已有2500年历史,纵跨数千里的大运河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焦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运河文化带上璀璨的"明珠",非遗舞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条中华名族文明链上熠熠生辉。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推动下非遗舞蹈传承能够有新的传承路径与传承方式,本文将从传统的非遗舞蹈传承作为研究的起点,以及在新时代下非遗舞蹈传承的新路径两个方面进行阐释。

  • 云聚乡情 年味暖心

    作者: 武凤珠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遗项目 传统节日 地域风情 时间节点 民俗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光荏苒

    描述: 年画与春联、灯笼与秧歌、剪纸与面塑……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数百项非遗项目与春节有关。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国人除旧布新的重要时间节点。春节前后,几乎每个地区都会举办盛大的民俗活动,表达对春天的期盼和祝愿。千百年时光荏苒,一项项充满地域风情的年俗,逐渐积淀为我国独特的文化现象。舞龙、杂技、抬阁、糖画

  • 坚定文化自信 共建人文湾区

    作者: 黎捷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地图》的出版是粤港澳非遗部门通力合作的成果,加深彼此的联系和尊重文化,能够增强大湾区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并进一步传播传承文化。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广东省潮州市广济桥、广济楼、牌坊街等充满人文历史底蕴的地点,了解当地文物修复保护、非遗文化传承、文旅资源开发等情况,并指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 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市场开发研究 ——以常州梳篦为例

    作者: 闵陈震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常州市 旅游市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梳篦

    描述: 常州拥有丰富的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深度发展,"非遗"资源的旅游开发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受到文化创新、市场开拓等内外因素制约,目前"非遗"资源面临较大的生存危机。文章拟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梳篦为例,通过实地走访与调查,分析其旅游市场开发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以期在旅游经济发展趋势下充分挖掘常州梳篦资源的旅游市场潜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提供参考。

  • “非遗”木雕文化的教育传承及路径研究

    作者: 彭晓丹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东阳木雕 教育传承 路径研究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它浓缩着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文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意义重大。通过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来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主要途径。我国的"非遗"木雕文化涵盖了传统技艺、民族文化、道德精神,这其中又以东阳木雕为代表。本文就以对东阳木雕的保护与传承为例来探讨"非遗"木雕文化的传承及路径。

  • 南石山·唐三彩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作者: 王勉,杨超敏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朝阳镇 南石山村 唐三彩非遗文化

    描述: 孟津县朝阳镇南石山村是洛阳唐三彩的发源地,其制作唐三彩已有一百余年历史,2008年唐三彩烧制技艺入选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南石山村传承弘扬唐三彩非遗文化,大力发展唐三彩产业走出了一条独有的文旅融合发展道路。文章通过对唐三彩产业现状的深入研究,分析当前其面临的发展瓶颈,指出唐三彩产业创新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