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 基于短视频的“非遗”产业化发展思考

    作者: 姚盈,樊娜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产业化 发展途径 短视频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近年来,抖音平台成为非遗文化的重要传播媒介,"非遗+短视频"模式使非遗项目借助抖音平台重新焕发生机。本文对抖音上非遗短视频的传播特点进行阐述,分析短视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起到的推动作用,探析产业化发展的相关途径,以期促进经济和非遗文化保护的协调发展。

  • 基于创客教育的非遗校园活态传承实践研究——以忠信花灯为例

    作者: 肖文婷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创客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态传承 忠信花灯 校园传承

    描述: 学校教育是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有效形式之一,而美术教育则是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鲜活、最重要的载体。针对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教育传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文中尝试在初中美术教学活动中引入创客教育理念,开展项目式学习,构建创客课程体系,设计"非遗创客学堂""非遗创客工作坊""非遗创客社团""非遗创客竞赛场""非遗创客模拟集市""非遗创客公益基地"等六大板块课程内容,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活态传承的有效途径,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 修水宁红茶茶旅融合发展路径

    作者: 杨娟,杨婵容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宁红茶 茶旅融合 非遗传承

    描述: 茶文化与旅游两者结合,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大契机,也是非遗传承的巨大挑战。文章结合非遗传承理论,在修水宁红茶茶旅游融合的现状及困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非遗传承人机制、非遗传承人机构以及专家与传承人的深度融合等对策。

  • 运河文化带建设背景下大运河山东段非遗的旅游开发研究

    作者: 王雁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运河文化带 旅游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大运河山东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类型多样,具有良好的旅游开发潜力。随着运河文化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运河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的融合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本文以大运河山东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借助国家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契机,结合非遗自身的特点,探寻区域内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策略。

  • 泛娱乐文化生态视角下非遗IP版权运营策略探究

    作者: 汤书昆,郑久良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IP 版权运营 泛娱乐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生态

    描述: 泛娱乐是互联网时代的跨领域、多平台消费经济生态圈,核心是IP的形塑与延伸。在泛娱乐文化生态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IP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推动非遗IP版权运营不失为非遗传统文化当代保护、传承和活力激发的有效路径。本文总结了非遗IP版权在出版与乡土教育领域横向延伸和纵向跨界的运营现状,并对泛娱乐运营的趋势进行研判,探讨了其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非遗IP垂直领域深耕不足、“头部资源”品牌效应甚微和IP联动发展的商业模式不明晰等问题,提出当前若干版权运营优化策略。

  • 知识谱系的构建与人类智慧的分享:聚焦中国边境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 马翀炜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边境地区非遗 知识谱系 地方性知识 耦合关系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民俗文化,即民众的知识。知识总是与特定的社会主体相关,其生产、使用、传播以及接受等都具有社会性。知识是地方性的,因而也是未完成性及开放性的。非遗制度是一种国家主导的知识谱系构建。国家级名录中少数民族非遗项目所占比重很大,正说明作为一体的中华民族,因其组成的多元而具有多样性的文化。通过国家主导的赋权制度,差异性存在的地方知识获得了同样的身份,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内地—边疆文化发展中存在的诸多方面的差距。边境地区非遗与内地非遗具有共同发展的耦合关系,与他国边境地区的文化也可能形成良性互动的耦合关系。双重耦合关系使文化共生关系有可能建成并有益于人类智慧共享。

  • 以琴演绎 用情传承

    作者: 苍曼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罗大春 LUO DACHUN 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川竹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国乐推广大使,四川省曲艺研究院非遗办事处主任,四川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戏剧、曲艺专委会秘书长,四川省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客座教授, “罗大春大师工作室”创始人。先后拜师杨庆文、邹忠新、周游、李月秋等已故曲艺大师学习四川竹琴、金钱板、相声、清音,1980年曾与清音大师李月秋合作录制唱片。

  • 天津花丝镶嵌技艺器物美学意义及出版传播策略研究

    作者: 商箫怡,叶頔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花丝镶嵌 器物美学 传播策略 SWOT 出版研究

    描述: 现今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地方非遗保护日益受到重视。文章从天津花丝镶嵌制作技艺的发展史、地方非遗保护重要性、技艺所包含的器物美学意义等方面进行全面剖析,以传承与传播地方非遗技艺文化为出发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出版行业有效融合发展。文章从出版学角度,分析天津花丝镶嵌制作技艺书籍的出版路径,详述出版原则、出版范围、出版策略,系统阐释了对天津花丝镶嵌技艺开展书籍撰写与出版的重要意义。

  • “古三关”笙管乐奏响融合创新之声

    作者: 本刊讯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笙管乐 传承人 霸州市

    描述: [本刊讯]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影响力,河北省霸州市于2020年11月8日、9日举办"古三关"笙管乐交流研讨会,京津冀地区18支笙管乐传承人交流研讨关于传统乐社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交流会上,北京市智化寺京音乐、天津沽北运河善韵古乐会、霸州市张庄音乐会、固安县屈家营音乐会等京津冀多位传承人都谈到了目前的困境及应对方法,为其他乐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专家也为大家解读了最近的国家非遗政策。会后,传承人们彼此交流切磋技艺、绝活技法,有了新的认识与提升。

  • 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路径研究一一以“津派花丝镶嵌技艺”为例

    作者: 刘天蓬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津派花丝银嵌技艺 传统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档保护

    描述: 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非遗的建档保护曰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对天津市级(省级)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津派花丝镶嵌技艺”的现状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田野调查并进行了SWOT分析,发现其在传承和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并对传统技艺类非遗的建档原则、范围、保护策略进行论述,以期能为非遗建档和教学传承保护提供路线参考。

  •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创作人才教育培养研究 ——以江西傩文化艺术创作人才培养为例

    作者: 赵勤,李鸿祥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艺术创作人才教育培养 江西傩文化非遗艺术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本文围绕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创作人才教育培养展开研究,以江西傩文化及其传承为研究对象,对中国传统"傩艺术"资源进行挖掘,针对江西傩文化非遗的传承模式落后、传承对象缺失、传承地域局限等现实问题,总结出"傩艺术"的新发展、新特点、新需求,使其与新时代接轨,在艺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得到传承延续,让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创作人才感受到"傩艺术"所特有的艺术气息,为具有传统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创作注入新动力。

  • 以专业学院建设创新非遗人才培养

    作者: 朱国美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基于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非遗专业的办学基础,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以“保护基因、传承内涵、创新发展”为宗旨,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非遗传承高级技能型人才。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聚合“政府、行业、高校、企业、研究院”五股力量,充分发挥专业学院的优势,将“利益链、产业链、教学链”三链深度融合,探索出非遗人才培养的创新方式和途径,为传承中华文脉、弘扬非遗文化提供了坚实而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