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
作者: 于鹏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媒介融合 保护与传承 中华文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志 中非 保护和传承 应用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硕果,自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至今,非遗保护已经走过了十五个年头。如今,非遗保护不再是原封不动地保留在原生空间中进行唯其"本真性"深究,如方李莉所说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已进入了"非遗保护的3.0层级"(1)。除了传承主体、国家在场、市场机制等保护与传承的动力因素外,如何借助影像视听手段记录和传承非遗文化,是目前非遗保护的重要研究命题。本文重点探讨"媒介融合"研究范式中,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元素在当代生活文化空间中的应用、传播与再生。
-
文化遗产元数据标准MIDAS Heritage及其对我国非遗元数据建设的启示*
作者: 肖鹏,傅钰,苏日娜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MIDAS 信息框架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数据标准 Heritage
描述: MIDAS Heritage是来自英国文化遗产领域的元数据标准,主要用于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它最早诞生于英格兰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实践之中,与英国政府的保护体制变革密切结合,对于身处“后申遗”时代转型之中的中国非遗元数据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章介绍MIDAS Heritage的诞生背景、发展历程和基本结构,讨论MIDASHeritage的特殊性及其对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元数据标准设计的启示。
-
作者: 匡睿颖,陈露,熊晨熙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弥足珍贵、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目前,随着时代步伐的快速前进和事物更新替代,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成为国家重点关注和担心的问题。本设计主要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新布贴为设计研究对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小学生美术课堂,通过"非遗进校园"的形式来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培养学生对非遗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策略探究——以“互联网+”为视角
作者: 王晓敏,李晗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随着数字化手段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日渐广泛,少数民族非遗传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本文立足“互联网+”视角,分析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优势与壁垒,研究互联网与短视频、VRAR、博物馆、文创产品数字化再现的技术可行性,分析得出以建立观念为导向、创新内容为主体、拓宽渠道为载体、动员受众为依托、激活效益为目标的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策略布局。
-
作者: 高思春,矫恒伟,金青哲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古法榨油工艺是我国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制油方法、技艺特点凝结着中国古代科技精神。回顾了我国古代的制油方法,总结了其技艺特点,阐明了古法榨油产品的营养性和安全性;在此基础上,挖掘出古法榨油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提出通过树立"非遗"品牌意识、建立古法工艺与现代技术的关联等措施实现其生产性保护的建议,旨在促进古法榨油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文化资源到经济资源的转化。
-
作者: 田宇,梁宏章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历经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广西基本构建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作者通过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发现名录建设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政府包办包揽导致政绩化、商业化;分层级的体系容易导致对文化多样性的破坏;现行类别设计容易导致将项目肢解;国家级非遗项目严重偏少及部分项目定位不准确等.为此,有必要重新回归到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精神和非遗保护理念的再认识、再理解上来.在更加注重保护的后申遗时代,应充分尊重社区民众文化主体地位,恰当处理多元行动方的关系;树立整体性保护的理念;建立更为科学的分类制度.在注重保护的同时,还要加大国家非遗项目的申报力度;实行动态的评估、监督和管理机制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
作者: 王铃,陈想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当今时代,数字技术飞速发展,视频拍摄也由原来的静态感光摄影向数字化VR全景摄影视频拍摄转化。将VR全景摄影技术应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来,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它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重要手段。为了深入地研究VR全景摄影技术在非遗传承中的应用,编者对大量的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的研究,得出相关建议与看法,以期为非遗传承工作更好地开展提供借鉴。
-
作者: 胡天弄,左逸帆,陈小蓉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基于GIS技术对我国游戏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以上)进行研究,指出我国游戏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主要的分布特点是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集中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吉林等省份的少数民族聚集区,有着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征。核密度分析得出五大游戏类非遗核心圈,并通过文化锋面理论剖析了东北核心圈、河西走廊核心圈、云贵高原核心圈、阿勒泰-阿克苏核心圈以及江南地区核心圈的地理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