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 “走向消费”——从民俗文化到消费资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 宋小飞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消费社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符号

    描述: 从消费社会视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阐释,赋予消费这一日常行为以文化的灵性,消费文化便伴随着各种物象符号的生成、情感体验与实践活动。文化消费不仅满足非遗作为文化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还承载着消费民俗文化的经济运作,就像鲍德里亚所言,它以一种符号化激发人们的联想,它是有文化符号的"商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个案入手,研究发现,当非遗与消费联系在一起,它便成为一种文化资本,它突出的是经济世界的结构化原则与符号化实践,可以从多元文化与消费社会、非遗效应、文化媒介传播这几个维度去理解。

  •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保护与制度建设

    作者: 徐燕琴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传承机制建设 非遗传承人 国家级 有效策略

    描述: 目前,文化自信得到了大众的普遍重视,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增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但随着时代发展,在外界影响下,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失,要想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不但要构建非遗保护制度,还要保护好非遗传承人,并构建传承制度。这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作为最高级别者,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价值,为此本文分析了非遗传承机制中的常见问题,探讨了怎样更好地建设非遗传承机制,目的是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使非遗文化更好的流传,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

  •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助计划及其实施

    作者: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政府行为 社区主导 伙伴合作 资助计划

    描述: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助计划,旨在推动社区参与和加强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传承。该计划包括“社区主导项目”和“伙伴合作项目”,其实施和运作加快了香港保护非遗的步伐,为香港非遗保护提供了合作平台,强化了社区、学校、专家的共同参与,意义深远,任重道远。

  • 非遗“触网” 传统混搭时尚

    作者: 文聂容止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2021年3月11日,随着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闭幕,2021年全国两会落下帷幕.全国两会期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代表委员们的关注,他们带着自己的提案议案进行了积极的建言献策.从非遗传承、非遗扶贫、非遗产业、非遗创新到非遗与乡村振兴的融合,"非遗"成为2021年两会期间的热词.

  • 非遗美育在老旧社区的发展融合路径研究 ——以羌族羌绣为例

    作者: 闫璐,牛祉婧,文志远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遗美育 传承 羌绣

    描述: 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是非遗能否继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如何使非遗焕发出新的活力的关键。现将非遗传承与高校美育结合,探索非遗发展的新道路,发扬非遗传承中的民族精神,借此来提升人民群众的审美素养、美学修养,让人们感受到非遗技艺传承过程中的生活之美、文化之美。

  • 当代语境下古镇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实践路径 ——以昆明官渡古镇为研究对象

    作者: 徐俊六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实践路径 遗产旅游 保护与传承 官渡古镇 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家园遗产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古镇的一张名片,随着市场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囊括到旅游产业中作为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如何在新的语境下,始终保持非遗的在场,成为政府、学者与民众所关心的话题。近年来,昆明官渡古镇从区域地理位置出发,因地制宜,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探索出一条既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又契合非遗本身的发展之路,即文化空间构建、家园遗产重塑和发展遗产旅游三条实践路径。文化空间的构建保障了古镇非遗生存的社会文化空间;家园遗产重塑有效地带动了当地居民和游客对古镇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积极性;遗产旅游的发展可以对古镇非遗进行有力宣传,同时也为非遗保护与传承积累资金,这三条具体路径为其他区域的古镇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

  • 共建共享背景下南京非遗民宿人群画像研究

    作者: 张晨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共享共建 人群画像 非遗民宿开发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南京非遗民宿是一个文化的载体。本文提出"淡季共建,旺季共享"的观点,一方面在旺季设计和开展各具特色的全员参与项目,让其参与其中,学习其中、游乐其中;另一方面在淡季能够参与民宿周围的建设,自觉把自己作为旅游环境建设一分子,真正树立主人翁意识,提升整体旅游意识和文明素质。经过研究发现,非遗民宿的"人群画像"复杂性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民宿的开发。

  • 从阳新布贴的艺术性探究其传承与发展方式

    作者: 刘哲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艺术性 传承 探究 发展

    描述: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作为湖北省较早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民间艺术,在十几年的发展中,阳新布贴在保护与传承上较之前有很大的进展,但在创新发展上还存在不足。文章从阳新布贴的图案造型、色彩特点入手,分析了其在传承与发展中的现状与问题,并针对问题从数字化建设、文创、当代艺术结合三个方面对其发展方向作了探索性分析。

  • 中国文化“走出去”语境下粤绣文化汉英翻译方法探析

    作者: 陈柳云,杨菲菲,黎皓晴,杨天润,青立花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中国文化“走出去” 汉英翻译方法 粤绣文化

    描述: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中与其他文化间的接触与交流,实质上是对外宣扬中国的优秀文化。随着文化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碰撞、竞争日趋激烈,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粤绣作为南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仍然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与价值,是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文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对粤绣文化翻译过程中的翻译方法进行探究和分析,以期促进广东粤绣文化的外宣英译,推动岭南非遗文化的对外传播。

  • 非遗档案在文博场馆的保护与开发刍议 ——以南京市民俗(非遗)博物馆为例

    作者: 曾军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保护开发 非遗档案 南京市民俗(非遗)博物馆

    描述: 文化遗产是城市的一张金名片,做好文化遗产档案,保留城市记忆至关重要,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档案转化亟需社会各层面的合力.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应该走在非遗档案保护与开发工作的前列,以丰富的非遗档案产品向观众提供优质服务.

  • 纪录片《舞蹈·非遗》:用镜头记录非遗舞蹈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作者: 尚冉1,韩丽2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舞蹈·非遗》 文化传播与传承 纪录片 非遗舞蹈

    描述: 纪录片《舞蹈·非遗》通过对我国非遗舞蹈代表性项目"云上舞""山中舞""水之舞""田间舞""海边舞"五大类别分别进行个案纪实,系统梳理了非遗舞蹈文化在留存和发展中的历史脉络与现状存续,实现了纪录片《舞蹈·非遗》对传播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认同。

  • 可持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理念*

    作者: 钱永平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包容性 可持续发展 整体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2016年,《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业务指南》新增“在国家层面保护非遗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从“包容性社会发展”“包容性经济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平与安全”四个方面将非遗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鼓励各国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制定非遗保护政策和措施。从非遗国家级名录项目评审标准、名录代表性、保护实践方面看,我国非遗保护还未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起来。为此,开展相关研究,修订国家级非遗名录评审标准,增强非遗名录在可持续发展主题方面的代表性,调整非遗保护实践,才能推动我国非遗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