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 数字非遗传承中严肃游戏项目开发与应用探讨

    作者: 汤金羽,朱学芳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严肃游戏 博物馆 案例分析 数字非遗 图书馆

    描述: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数字非遗通过严肃游戏进行有效传承的方式,为我国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提出严肃游戏项目开发与应用的针对性建议。[方法/过程]根据静态艺术、时空艺术、动态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体系,分别选取Yong’s China Quest Adventure、ICURA和Tsamiko Dance三种不同非遗类型主题的严肃游戏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文化遗产主题严肃游戏项目研发框架对案例的开发过程进行详细对比,同时分析案例在非遗传播和传承中的应用。[结果/结论]从案例分析中引发对非遗主题严肃游戏项目研发和应用的思考,并从资源、技术、人员、平台和理论五个方面对我国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开发应用与非遗文化教育和传播相关的严肃游戏项目提出相关建议,为我国非遗数字化传承工作提供新思路。

  • 以四川为例的文化生态视角下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

    作者: 邹芸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传统手工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生态视角

    描述: 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系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的核心纽带,是记录民族发展历史的核心符号。然而,伴随各民族经济文化以及工业化的飞速发展,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以及传承存在极大的问题。本文以文化生态为研究视角,以四川夹江手工造纸为例,探讨了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保护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 再造传统与消费文化:一个滇西北古城的非遗实践

    作者: 杨秋月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布扎 非遗实践 消费文化 再造传统

    描述: 进入21世纪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日益受到重视,"非遗保护"从一个生僻的概念迅速变成具有重大公众影响的文化观念和社会文化实践。以剑川布扎的非遗实践为例,借用霍布斯鲍姆的"发明传统"和费瑟斯通的"消费文化"这两个概念,结合田野调查材料,探讨非遗实践中的传统主义和现代性及其内在联系。传统主义的概念在本文里指有两个面向,在物的层面上指的是布扎创作形象上的仿古和对传统文化的借用;在人的层面上指的是行动者以传统为导向的种种作为。在非遗的语境里,再造传统并不意味着要继续、保护或复兴古老习俗,相反,它标志着传统作为现代文化生产的方式,因而,传统通过现代性变得不仅可及,而且可思考。

  • 湖南省非遗传承人分布特征及其对非遗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

    作者: 张秀芝,刘水良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遗旅游 湖南省 代表性非遗传承人 分布特征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肩负着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使命,在非遗旅游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湖南省为研究区域,分析了国家级和省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的分布结构及其对非遗旅游发展的影响,包括对非遗旅游资源保护、产品开发、项目投资、产业效益和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影响,并从非遗传承人的角度提出湖南省非遗旅游发展的对策。

  • 傩狮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与发展

    作者: 高洁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傩狮舞 非物质文化遗产 校园传承

    描述: 枫坪傩狮舞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湘中地区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它显示了湘中地区的文化独特性和民族精神,有综合性的艺术特征和价值。本文先阐述枫坪傩狮舞的概况和传承现状,然后从研究非遗进校园的意义中,提出枫坪傩狮舞进校园传承和发展的必要性,最后对枫坪傩狮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传承和发展提出具体措施和方法。

  • 《留学》推荐项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势在必行

    作者: 戴晨,张影,李阳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势在必行 推荐项目 无形文化遗产 留学 非物质形态 物质文化遗产 存在形态 有形文化遗产

    描述: 实地学习,收获满满。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从存在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且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开发研究项目(苏州)项目时间:2021年8月8日至8月14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开发研究项目将带领学员走进非遗产业开发的先锋城市——苏州,帮助学员深度了解传统非遗及文化,以及非遗产业的开发和创新,共同探索研究非遗的保护和商业化发展之路。

  • 非遗传承下“ 王氏手绘盘丝”创新与发展

    作者: 江天怡,冯泽蓉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创新与发展 非遗传承 王氏手绘盘丝

    描述: 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日渐彰显。但是,在城市文化同质化及现代化趋势影响下,城市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也面临着诸多困难。“王氏手绘盘丝”在传承过程中主要存在传承主体力量不足、社会影响力不高、发展资金受限等问题。本文在非遗传承视角下,剖析“王氏手绘盘丝”生存现状及困境,基于“一带一路”发展背景,思考“王氏手绘盘丝”现代化创新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性别研究综述

    作者: 杨秀明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舞蹈 性别研究

    描述: 性别视角在近年来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逐渐受到关注。传统舞蹈是以两性身体为根本载体的动态艺术,通过对中国"非遗"传统舞蹈类性别研究文献的检视,结合"非遗"传承人的空间和性别结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相关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尚存在性别简化,对男性关注较少;多关注"非遗"实践,对性别理论研究较少;多历时性个案研究,比较研究较少等问题。这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借鉴。

  • 基于大数据背景的温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体系研究

    作者: 徐秋雨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温州市 数字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数据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研究是立足于传统的传承人保护基础上以数字化手段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从而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健康传承的目的。本文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特征,研究数字化技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生的意义,借鉴协同系统理念与绿色基础设施理念而构思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体系,最终形成"体系"至 "子系统"的格局,"非遗斑块"+"数字廊道"+"非遗基质"的运转模式。

  • 广西地区非遗天琴文化产业发展与保护研究

    作者: 李旭昌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广西地区非遗 发展与保护 天琴文化产业

    描述: 目前广西的天琴文化已经被纳入到了区级非遗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名目中,当下相关政府机构和部门调动资源和力量来打造和丰富天琴文化,尤其是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民俗音乐的进步也促进天琴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在发展和保护广西地区非遗天琴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也能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天琴资源分散、人才缺失、品牌知名度低、市场化程度不高以及缺乏相应的发展资金等。这些问题都对广西地区非遗天琴文化的产业发展与保护产生了相对不利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研究提出了发展和保护广西非遗天琴文化产业的相关策略,最终可以为保护和发展广西非遗天琴文化产业提供理论依据。

  • 抖音传播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效用提升研究

    作者: 王一如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抖音 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提升 效用

    描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抖音和快手等一系列短视频平台的出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新的路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环境和媒体不断发展的形势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它不仅能够帮助社会群体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而且能为社会成员探索文化的发展状况提供有力的载体。本文主要分析抖音为非遗传播提供的新契机,进而论述抖音传播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效用提升等问题。

  • 非遗图像语义信息本体构建及其关联数据存储和发布研究

    作者: 朱学芳,王若宸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多媒体 图像语义 存储和发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 领域本体 关联数据

    描述: [目的/意义]图像资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非遗图像语义信息本体构建及关联数据存储和发布研究,有助于拓宽非遗数字资源保存、展示及服务工作思路。[方法/过程]针对现有非遗数字图像资源在组织呈现过程中存在的图文单一排序问题,设计了一种面向非遗图像的语义本体模型,在本体开发软件Protégé上完成编辑以及实例化,根据本体模型设计了实体存储在二维表中的概念模型,并且借助D2RQ平台将关系表转换为RDF格式数据,实现对外发布。[结果/结论]实现关于非遗图像资源的复杂语义网络,为多媒体领域本体提供一种从现有的线性信息呈现方式到多元化的非线性关联数据呈现方式。